学会用书本给自己养生
读书是一种高雅,不仅可以培养个人修养,还可以净化心灵。可是你知道吗,读书还可以养生。
读书可以培养个人的修养素质,可以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但是原来读书也可以让人变得身体更健康哦!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其实书中也有养生屋,但是如何让书帮助你更养生呢?
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和五声“呼、笑、歌、哭、呻”之间是有对应关系的。如果经常发出呼喊的声音,就可以适当地排泄郁闷的情绪,达到舒肝气的作用;如果能笑口常开,适当的笑可以缓解心脏的压力,对于防治冠心病有积极的意义;唱歌可以升举脾气,使脾气不至于下陷。
脾虚的人除了运动之外,唱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哭可以宣泄内心的苦闷,有泪不能悄悄往肚子里流,但过度的悲伤也会损耗肺气;肾虚的人往往会表现为呻吟不止,呻吟的声音是从肾脏里面发出来的,它提醒你应该保养自己的元气了……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读书不但可以增长知识,善于读书的人还可以通过读书来怡情养性、益寿延年。
张仲景有感于世人不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不留神医药”之书,而孜孜汲汲于虚荣的名利等身外之物,由此发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慨叹。
看到多少事业有成的俊杰英年早逝,无不令人扼腕叹息:难舍本逐末的做法留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教训!道我们也要步他们之后尘,等到一病而卧床不起的那一天才懂得养生的重要性吗?
古人云:“君欲多长寿,多读养身书。”读书可以答疑解惑,让你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人体,认识你自己。不论你从事何种行业,一定要读一读养生的书,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书者,舒也”,文学作品是一种引发欣赏者情感共鸣的触发剂,读书既可以消遣,也可以排忧解闷。“言以散郁陶”,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发出声来,随着琅琅的读书声,你的心情随着文章而动容,时而低沉,时而高亢,内心的焦躁等各种不良情绪会不知不觉地消散于无形,这样就起到使身心松弛的作用。
观赏美景使你心情舒畅,优美的文章可以洗涤你心头的灰尘污垢,使你的生活重新变得阳光明媚,生机盎然。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虽是范仲淹谪贬之时所做,但它使你随着作者的高尚情操内心一下子变得洁净无比,精神世界得到升华,不论是生活中遇到了什么苦痛,你都能够“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了!
美文可以当药使,可以祛除疾病,有时甚至会有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因为头风病发作而一病不起,袁绍的谋士陈琳的一篇《为袁绍檄豫州文》竟然使他的病痛豁然而解:
“檄文传至许都,时曹操方患头风,卧病在床。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从床上一跃而起。顾谓曹洪曰:‘此微何人所作?’洪曰:‘闻是陈琳之笔。’操笑曰:‘有文事者,必须以武略济之。
陈琳文事虽佳,其如袁绍武略之不足何!’遂聚众谋士商议迎敌。”曹操看完檄文后赞不绝口,还令陈琳在大庭广众之前亲自读给他听,病痛此时已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美文可以祛疾,但如同中药治病一样,也需要“辨证论治”。培根说:“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如不能辩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效可医。”
清代学者汪莹在《示儿》中说:“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人的体质有阴阳之分,“善读书”就是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心理状况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书,以此来培养、平衡体内的阴阳之气。
阳性体质的人大多内热偏盛,容易急躁、冲动,情绪不能安静,因此应该多读一些淡泊、宁静的文章以制约这种阳气过剩的状态,使你的内心归于平静。吟诵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另外象诸葛亮的《出师表》,还有一些山水游记类的散文比如《桃花源记》等都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阴性体质的人大多惰怠、消极,缺乏激情,容易坐失良机,因此应该多读一些可以使人精神振作的作品。多诵读豪放派大诗人李白等的诗篇有助于唤起你对生活的热情,比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男科医院
- 妇科医院
- 皮肤科医院
常见疾病
- 妇科
- 男科
- 皮肤科
- 心理科
-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