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冬至这一天北方为什么吃饺子?有什么梗?

刘石平

       眼看着就是一年一度的冬至了,昨天晚饭以后出去遛狗,还和家里那位先生说:“什么时候冬至啊?是不是快了?”“冬至?冬至是哪天?快冬至了么?冬至吃啥啊?”于是两个不知道这个节气是哪天的人,在冷风中冻的嘚嘚瑟瑟的开始用手机百度,一看吓一跳,我勒个去,后天就是啦!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们两个一样不知道是哪天的,北方的这一天有什么习俗,吃什么喝什么。


      冬至是中国传统的24节气中的一个,排在第22个节气。很多人不知道究竟是哪天,今年的冬至是在12月22日。这一天普遍都是比较冷的,也意味着进入了三九天气。这天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我是一个纯纯的东北人,生在东北、长在东北!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大东北的冬至习俗。
      每年到了冬至的这一天,我们北方都是吃饺子的。因为爸妈说不吃会冻掉耳朵的,所以从小就养成了冬至必须吃饺子的习惯,这大冬天的,真怕耳朵冻掉了。不单单是这个节气,在腊八的时候还有一句话流传了很久,叫做:“腊七腊八,小心冻掉了下巴。”到了腊八还得喝腊八粥呢!要不然这一个冬天下来,耳朵也没了、下巴也没了……小的时候真的相信了呢!虽然不是真的会被冻掉,但是却全是了我们大东北冬季的寒冷!因此,每年的冬天我都会想到一句话:愿冬天阳光明媚融化冰雪寒!
     那么,冬至的时候我们东北为什么吃饺子呢?
     这其实是有一个故事由来的,而且也是因为饺子的外观看起来和耳朵有些相似。东汉末年的时候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有一位医生叫张仲景,看到了当地的很多老百姓备受疾病的煎熬,因为天气寒冷,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于是张仲景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切碎包在面里面,叫做“娇耳”,煮熟后,分给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耳朵的冻伤就好了。


后来,人们就学着张仲景的样子,将食物包在面里面,被后人称作:饺子,而且也流传下来了一个习俗,冬至那天必须吃饺子!“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流传下来的民谣。
     以上就是冬至吃水饺的由来,其实水饺还是一种营养比较均衡的食物,而且很容易做到食物多样,平时也建议大家经常吃饺子。但是在制作饺子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要放太多的油和盐,而且要做到食物多样、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对于喜欢喝饺子汤的人,建议在吃饺子之前少喝一些,对于体重正常的人也可以在吃完饺子以后少喝一些饺子汤促进消化,但是如果体重超重或者肥胖就不要再喝啦!避免能量摄入过高,对减肥不利!吃饺子的时候也建议搭配一些青菜,增加膳食纤维,不会对减肥有太大的影响。


      饺子是北方的传统美食,冬至也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祝愿大家都能过一个阳光明媚的冬季!

猜你喜欢

健康头条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为你推荐

更多>

小编解答

更多>

相关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