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重要脏器的养生保健
养生专家
精彩书摘:人体重要脏器的养生保健心脏的养生保健中医认为心主要有两项功能。 一是“心主血脉”, 心脏具有推动血液在经脉内运行, 使其滋养全身各个脏腑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 与西医学对心脏的认识基本相同。 二是“心主神志”, 指心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有密切关系, 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 则精神饱满, 精力充沛, 神志清晰, 思维敏捷。 反之, 如果心主神志的功能失常, 轻则出现失眠多梦、 神志不宁、 反应迟钝、 健忘等症状, 重则出现精神失常、 神昏谵语, 甚至昏迷、 不省人事。 中医还认为“心开窍于舌”, “舌为心之苗”, 也就是说心与舌的关系密切, 心脏的情况可以从舌的色泽及形体表现出来, 如心的功能正常, 则舌红润柔软, 运动灵活, 味觉灵敏, 语言流利。 如心脏气血不足, 则舌质淡白, 舌体胖嫩; 心有瘀血, 则舌质暗紫色, 重者有瘀斑; 心火上炎, 则舌尖红或生疮。 所以, 心的养生保健方法要以保证心脏的主血脉和主神志的功能正常为主要原则。心的养生保健方法有哪些呢?1.日常生活中心的养生保健: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 有推动血液循行全身和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作用。 所以, 日常生活中情志的调节和安静的环境对心的养生保健均比较重要。(1) 情志养生保健: 中医认为“心在志为喜”, 指心的生理功能与七情中的“喜” 关系密切。 喜即高兴愉快的情绪, 对机体的精神状态是一种良好的刺激, 有益于心脏, 也有益于人体身心健康。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 性格开朗、精神愉快、 对人生充满乐观情绪的人多能健康长寿, 其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也明显降低; 而情绪急躁、 精神抑郁、 对人生充满悲观情绪的人则体弱多病, 其心血管病(如冠心病、 心肌梗塞等) 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 善于调整情绪, 使自己总是处于乐观愉快的心态, 是心养生保健的最好方法。(2) 环境养生保健: 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安静与否, 与心脏的养生保健关系最为密切。 噪声对听觉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最为明显, 如果突然听到强烈的声音, 心跳就会加快, 跳的力量也会加强, 自觉心慌心跳。 长期的噪声刺激不但会造成听觉系统的损伤, 更严重的是造成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如果长期生活或工作在噪声的环境中, 其心血管病和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还会出现情绪激动、 急躁的情况, 所以生活和工作环境应选择在安静的地方。 如果所处的环境噪声较大(超过60分贝), 应积极地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以降低噪声的强度。 如生活环境周围的噪声较大, 应请有关部门解决噪声源的问题, 降低噪声的强度; 或安装双层玻璃窗以减少噪声。 居室内的音响、 电视等容易产生噪声, 使用时要放低音量, 以免影响自己和他人。 平时也可以多到空旷安静的地方去活动或锻炼, 避免噪声的干扰。(3) 顺时养生保健: 中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 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 所以夏季更要注意心脏的养生保健。 日常生活中要戒烟酒, 不饮浓茶,保证睡眠充足, 不要过劳或过逸, 根据自己机体的状况选用合适的运动来锻炼身体, 对心脏的养生保健有益。2.运动锻炼及保健操:(1) 静神调息法: 端坐, 挺胸收腹, 下颌内收, 将右手放于左胸的心前区, 闭合双目, 使精神进入宁静状态。 慢慢地调节呼吸, 使呼吸速度缓慢而深沉, 然后右手根据呼吸的速度顺时针地轻摩心脏, 一呼一吸为一息, 一息按摩一圈, 按摩36圈。 此法有运行气血、 滋养心脏的作用。(2) 运动养心法: 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 如散步、 慢跑、 太极拳、 游泳等, 可根据自己身体的具体情况选择运动的方式和运动量。 适量的运动可促进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增强心脏的功能。(3) 护心保健操: ①按内关穴: 端坐, 将右手按于左手臂内关穴(前臂内侧, 腕横纹上2寸, 两筋间), 用力按揉30次; 然后用左手按揉右臂内关穴30次。 ②按郄门穴: 将右手按于左手臂郄门穴(前臂内侧, 腕横纹上5寸, 两筋间), 用力按揉30次; 然后用左手按揉右臂郄门穴30次。 ③揉心前区: 将左手放于左胸心前区, 右手压于左手之上, 顺时针旋转按摩30次, 再逆时针旋转按摩30次。 有疏通气血、 调养心脏、 增强心脏功能的作用。3.饮食调养法: 合理的饮食结构不但能够预防冠心病、 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病率, 还能预防肥胖和高脂血症。 饮食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就是以清淡饮食为主, 尽量减少脂肪的摄入量(特别是动物性脂肪)。 平时应戒烟酒,忌食膏粱厚味或暴饮暴食。(1) 山楂茶: 山楂15克, 用开水浸泡20分钟, 加适量白糖调味。 有降脂强心、 消食开胃的作用, 适用于高血压、 高血脂、 冠心病及食欲不振者。 山楂为药食两用之品, 有消食化积、 活血化淤的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山楂具有降血压、 降血脂的作用, 并有强心和增加心脏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 还能抗心律不齐和助消化, 而且安全无毒。 所以, 多饮用山楂茶或食用山楂制品(如山楂糕、 山楂片、 山楂糖等) 对心脏的养生保健有益。(2) 柏子仁茶: 柏子仁10克, 炒香捣碎, 用开水浸泡5分钟, 加适量白糖调味。 有养心安神、 润肠通便的作用, 适用于中老年人心气不足、 心悸失眠、大便秘结等。(3) 菊楂决明茶: 菊花5克, 山楂10克, 决明子10克, 用开水浸泡20分钟,加适量白糖调味。 有降血压、 降血脂、 强心明目的作用, 适用于高血压、 高血脂及冠心病患者。(4) 龙眼肉粥: 龙眼肉15克, 大枣7枚, 粳米100克, 同煮成粥。 有养心安神、 健脾补血的作用, 适用于心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心慌、 失眠健忘、 贫血等。(5) 小麦粥: 浮小麦30克, 粳米100克, 大枣10枚, 同煮成粥。 有养心神、补脾胃、 止虚汗等作用, 适用于心气不足所致的心悸不安、 失眠等。(6) 桂圆莲子粥: 桂圆肉15克, 莲子15克, 大枣10枚, 粳米100克, 同煮成粥, 加适量白糖。 有益心宁神、 养心健脾的作用, 适用于心血不足、 脾气虚弱所致的心悸怔忡、 失眠健忘、 大便溏泄等。(7) 酸枣仁粥: 酸枣仁(打碎) 10克, 粳米100克, 同煮成粥。 有养阴宁心、 补肝安神的作用, 适用于心肝血虚所致的心烦失眠、 心悸怔忡、 体虚自汗等。(8) 蜂王浆: 鲜王浆200毫克, 用温水冲服, 或加适量蜂蜜调味。 有养心健脾、 滋补强壮的作用, 适用于心脾虚损所致的心慌气短、 神疲乏力、 失眠健忘、 躯体衰弱等。4.药物调治法:(1) 单味药及验方:①独参茶: 人参1~3克, 切薄片用开水浸泡半小时, 代茶饮。 有补虚益气、强心健脾的作用, 适用于体质虚弱、 心慌气短、 失眠健忘等。②三七饮: 三七粉1克, 温开水冲服。 有益气补血、 散淤通脉、 强心定痛的作用, 适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冠心病心绞痛、 神疲乏力、 心悸气短等。③西洋参茶: 西洋参片1%~%3克, 用开水浸泡半小时, 代茶饮。 有益气滋阴、 清心安神的作用, 适用于心阴不足所致的阴虚有热、 心悸气短、 心烦口渴等。④参芎饮: 人参6克, 川芎10克, 水煎服。 有益气活血、 通脉强心的作用,适用于气虚血淤所致的心悸怔忡、 心慌气短、 心痛等。⑤养心汤: 人参10克, 五味子6克, 酸枣仁6克, 水煎服。 有益气养心、 安神定志的作用, 适用于心气虚损所致的心悸怔忡、 气短乏力、 失眠多梦等。⑥养血补心汤: 当归12克, 白芍10克, 川芎6克, 柏子仁10克, 酸枣仁10克, 水煎服。 有养血敛阴、 补心安神的作用, 适用于心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怔忡、 失眠多梦、 易惊健忘等。(2) 常用中成药:①人参归脾丸(由人参、 当归、 白术、 黄芪等组成), 有补益气血、 健脾养心的作用, 适用于心脾两虚所致的心悸健忘、 失眠多梦、 体倦乏力等。②人参补心丸(由人参、 丹参、 当归、 远志等组成), 有益气养心、 补血安神的作用, 适用于心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怔忡、 心烦不安、 失眠多梦、 健忘等。③人参养荣丸(由人参、 白术、 当归、 熟地等组成), 有益气养血、 强心安神的作用, 适用于心脾不足、 气血两亏所致的心虚惊悸怔忡、 失眠健忘、 神疲乏力、 食少便溏等。④天王补心丹(由人参、 丹参、 麦冬、 酸枣仁等组成), 有滋阴养血、 补心安神的作用, 适用于心阴不足、 心血亏损所致的虚烦少眠、 梦遗健忘、 心悸怔忡等。⑤黄芪生脉饮(由黄芪、 人参、 麦冬、 五味子等组成), 有益气养阴、 强心补肺的作用, 适用于心肺两虚、 气阴不足所致的心慌气短、 神疲乏力、 脉细弱无力等。⑥补心气口服液(由薤白、 人参等组成), 有补益心气、 理气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心气虚损所致的心悸气短、 头晕乏力等冠心病患者。肝的养生保健中医理论认为肝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二: 一是“肝主疏泄”, 包括调畅气机、促进全身气血水液运行、 促进脾胃消化、 分泌胆汁和调畅情志等作用。 中医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要靠气不断地升降出入运动来完成, 气机就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 则气的升降出入正常, 气血水液运行通畅, 保证了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正常。 肝还有分泌胆汁和促进脾胃消化的作用。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功能还包括调畅情志的作用, 与情志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 疏泄功能正常则情绪正常, 心情舒畅; 肝气的疏泄功能太过, 则出现急躁易怒、 心
- 男科医院
- 妇科医院
- 皮肤科医院
常见疾病
- 妇科
- 男科
- 皮肤科
- 心理科
-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