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会对抑郁症的严重影响
病人营养情况对于抑郁症的治疗和康复有何影响,此问题早受到精神医学界学者们的关注。很多研究报道提示,病人营养的缺乏会加重和治疗进程。
法国瓦朗斯医疗教学中心营养师莫尼克.费里认为,当人们营养缺乏时,大脑就无法获得某些微量元素,而这些微量元素对大脑中生成神经递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抑郁症病人大脑中神经递质,尤其是5-羟色胺在神经细胞交接处的功能低下对抑郁的发生存在着本质的联系。机体良好的营养状态是抗抑郁的物质基础所在。
大多数抑郁症病人的食欲是下降的,加上本身的内动力差,对做饭、饮食调理、饮食起居都会变得随便和不在乎。有的甚至生活懒散造成饮食紊乱、饥饱随意,因而进一步加剧抑郁症病情。抑郁症病人由于饮食不调,睡眠障碍以及其他诸多因素会构成很大的消耗,以致造成明显的体重减轻。这样一个抑郁营养的恶性循环就此构成,即:营养缺乏——抑郁——营养更缺乏——更抑郁。
因此,在对于抑郁症病人的治疗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病人的食欲和营养。根据中医理论,抑郁症病人多半存在脾胃湿热的证候,所以要增加病人的食欲,首先要进行化湿健脾,然后方可进补。在西医中没有进补的概念,但是进食含多种营养素的食物是十分重要的。抗抑郁治疗,营养要同步跟上。
在综合性医院常常会有一些病人似乎在尚未查出躯体有什么大病的情况下家属却收到医生发出的病人的病危通知。病人的疾病诊断还未确诊,但全身机体情况却每况愈下。医生也很难解释医学检查的一般指标与构成病危之间的直接原因,医护人员的服务已经很到位,家属的要求医生也都乐意提供,但病人的全身状态越来越差。全身乏力,昼夜失眠,不思进食,大汗淋漓,明显消瘦,进行性消耗。在中医学中把这种状态称作为“亡阳”。一些病人最后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消耗直至死亡。
其实这种情况可以用抑郁导致全身性衰竭来解释。许多病人十分固执地认为自己有许多躯体症状,存在着躯体疾病.各种医学检查的阴性结果和医生的解释都无法打消他患有“严重躯体疾病”的想法,还需要做更多的检查和更细致的观察。这种痛苦为难的状态总是被抑郁和焦虑的情绪所围绕。病人自己意识到白己的不良的情绪,却认为是没有查明的病患构成了他的抑郁和焦虑,这些是继发性不良情绪的反应。但问题的症结却是抑郁,这种隐含的抑郁是全身性衰弱的根源。
通常,病人都有一个或一些社会生活事件所构成的心理压力为“引子”进入到患病状态。当病人的非自主神经进入到兴奋状态时,便出现了心血管系统,胃肠道系统,呼吸系统等多系统的症状,如胸痛,胸闷,呼吸局促,严重疲劳,腹部烧灼,胃不翻腾,不思进食,大小便增多,持续失眠,等等。同时在这些症状的基础上还发生了非特异性的具有个体特征性和主观性的症状(这些症状是客观存在的),如不定位的疼痛,沉重感,紧束感,肿胀感,虚弱感等。然而,这些症状在临床上都得不到各种检查结果能证明是机体的组织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病变所致有关证据的支持。然而,此时病人、病人的家属、医护人员都把关注点集中在病人的躯体上,希望能把所有的症状归咎于躯体某一特定的器官或系统的病变上,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正是治疗者和被治疗者的误区。医生的“尽责尽力”和家属的“努力配合”都无法使病人的症状和状态得到改善,反而是每况愈下。大家的努力还在继续,但病人的消耗已经构成了对于生命的严重威胁,甚至于面临死亡。
此时,能够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不在检查,不在护理,不在医生和家属的相互理解,而是应该改变根本的理念,要意识到抑郁这样的心理问题却会成为病人的杀手。抢救的思路要完全改变,抗抑郁和阻止病人的严重消耗则是有效的策略,病人的生命也可能就此得以挽救。
- 男科医院
- 妇科医院
- 皮肤科医院
常见疾病
- 妇科
- 男科
- 皮肤科
- 心理科
-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