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三伏天,老人该不该锻炼?

养生专家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千百年来传下来的老话,但这可不是针对我们老年朋友说的。其实,不管是寒冷的冬季,还是闷热的夏季,都不适宜老年人锻炼身体。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其中的原因吧!

三伏天,老人该不该锻炼?—大众养生网

三伏天的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和空气湿度大。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人体健康有不利的影响。当环境气温达到33℃,人在安静状态下就会出汗,这时人体还能保持产热与散热平衡。如果人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体力活动,人就会大量出汗。由于出汗过多,体内的组织液和血液减少,血液浓度增高,血液粘度也随之升高,此时,心脑血管病患者因血粘度高而易发生血栓,从而引发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或发生脑血栓。

三伏天经常遇到气压低的情况,气压低时,氧分压也低,而老年人心肌、大脑组织对缺氧非常敏感,这可能引起心脏和大脑血管反射性痉挛,造成心肌缺血或脑缺血,诱发心肌梗塞和缺血性脑中风。人在气压低的情况下进行体力活动,会增加心脏和大脑的耗氧量,也会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据临床资料统计,每年三伏天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一高发期,发病人数约占全年发病总人数的25%。

当气温高而空气湿度大时,人的出汗受到抑制,此时人体产生的热不能随汗液排出体外,可引起体温升高、五脏烦热、情绪不稳、焦虑不安。此老年人时若再进行体力活动,体内产热更多,极可能导致中暑高热,其后果是心、肺、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最终引起死亡。由此可见,在闷热的气候条件下进行体力活动是有危险的。

老年人脏器功能减退,体内的水分比年轻人少15%左右,因此老年人的抗热能力远远差于年轻人。一般来说,当环境气温达到33℃时,老年人应停止体力活动;当环境温度达到35℃至36℃时,老年人应停止一切活动,包括散步、做饭等日常活动。在三伏天,老年人要以静制动,每天保证充足的饮水,多休息少活动。患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适量服用一些抗血液凝固的药物,如藻酸双脂钠、阿斯匹林等,请医生根据病情开药,一般只需小剂量服药即可。

在高温的天气条件下,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身体的代谢能力都会增强,所以没有必要再进行高强度的体育单练,老年人则更要尽量减少动态运动、适量做些舒缓的静止动作即可!

  • 男科医院
  • 妇科医院
  • 皮肤科医院

猜你喜欢

相关招募推荐

健康头条

更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为你推荐

更多>

小编解答

更多>

相关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