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名称】: 注射用盐酸大观霉素
【商用名称】: 注射用盐酸大观霉素
【主要成份】: 本药品主要成分为盐酸大观霉素。化学名称:[2R-(2α,4aβ,5aβ,6β,7β,8β,9α,9αa,10aβ)]十氢-4a,7,9-三羟基-2-甲基-6,8-双甲氨基-4H-吡喃并[2,3-b][1,4]苯并二氧六环-4-酮二盐酸盐五水合物。
【功能主治】: 本品为淋病奈瑟菌所致尿道炎、前列腺炎、宫颈炎和直肠感染的二线用药,主要用于对青霉素、四环素等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由于多数淋病患者同时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因此应用本品治疗后应继以7日疗程的四环素或多西环素或红霉素治疗。
【用法用量】: 仅供肌肉注射。成人1.用于宫颈、直肠或尿道淋病奈瑟菌感染,单剂一次肌肉注射2g;2.用于播散性淋病,一次肌肉注射2g,每12小时1次,共3日。一次最大剂量4g,于左右两侧臀部肌肉注射。儿童小儿新生儿禁用。临用前,每2g本品加入0.9%苯甲醇注射液3.2ml,振摇,使呈混悬液。1.小儿体重45kg以下者,按体重单剂一次肌内注射40mg/kg;2.45kg以上者,单剂一次肌肉注射2g。
【药品相互作用】: 药理作用:本品为链霉菌Streptomycesspectabilis产生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对淋病奈瑟菌有高度抗菌活性,对产生β内酰胺酶的淋病奈瑟菌也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对许多肠杆菌科细菌具中度抗菌活性。普罗菲登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通常对该品耐药;对该品耐药的菌株往往对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仍敏感。本品对溶脲支原体有良好作用,对沙眼衣原体和梅毒螺旋体无活性。本品的作用机制是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毒理研究: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注意事项】: 1.本品不得静脉给药。应在臀部肌肉外上方作深部肌内注射,注射部位一次注射量不超过2g(5ml)。2.本品与青霉素类无交叉过敏性。3.发生不良反应时,对严重过敏反应者可给予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及(或)抗组胺药物,保持气道通畅,给氧等。
【不良反应】: 对本品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过敏史者及肾病患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