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秋冻时间性和地域性 不宜秋冻人群

hh765

俗话说得好: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跟着秋季到来,气温逐渐下降,很多人遵照“春捂秋冻”的做法却反倒冻出了病。这不由让我们产生了疑问:“春捂秋冻”究竟该怎样冻?

“秋冻"具有时间性和地域性

时近深秋,杭州气温呈现抛物线式变化,忽高忽低。早晚寒意渐浓,午后温度却能直逼30度。有的人已穿起了毛衣、薄棉袄,但有的人依然短袖、短裤练“秋冻”。同种气温下为何衣着差异如此明显?

对此,徐医师解释道,素有阳热偏盛体质的人或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往往耐寒能力较强,衣着比较单薄;相反,阳虚体质的人或抵抗能力较弱的老年人和孩子自身调节能力差,御寒能力差,衣着相对较多。所以就有初春及初秋大街上的穿衣乱象,这与个人体质有关。但若体质不适宜,却一味固守“春捂秋冻”不仅不能防病,反倒易致病。

徐医师表示,“秋冻”是有一定地域性的。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同样是秋天,北方和东部地区多半秋高气爽,而南方许多地区则“秋日如夏”;华西一带常常秋雨绵绵,沿海一带也湿度偏大。所以,浙江地区的“秋冻”时段要比北方地区推迟很多,而沿海温州、舟山等地区的关节炎患者反而必须特别注意“秋捂”,加强关节的保暧(如戴上护膝),以避免或减轻关节的疼痛。

另外“秋冻”也有一定的时间性。从气象角度说,暮秋时节,天气变化比较频繁,北方冷空气时常入侵,“一场秋雨一场寒”,这样的气候规律对心血管病患者也是不利的,如果一味地注重“秋冻”,一旦气温突降,肌肤被寒冷侵袭,人体就会患上包括感冒在内的诸多疾病。

四类人群不适宜“秋冻"

家住吴山脚下的李大爷就是个很好的例证。入秋以来他一直坚持“秋冻”原则,家人多次劝他早晚锻炼时披件外套却不肯。“春捂秋冻嘛,秋天冻一冻对健康更有益。”然而,近日晨练,李大爷突然出现头晕、手麻状况,迅速回到家中,用家用血压计测量血压,已经由平时的140/90mmHg升至180/120mmHg,幸好及时发现。吃了一片降压药后,卧床休息,并未出现严重后果。

徐宇杰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其实“春捂秋冻”的说法并不全面,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秋冻”,至少下列慢性病患者以及年老体弱者和儿童,是不宜“秋冻”的。

心脑血管病患者:人体受寒冷刺激后使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外周阻加大,血压升高,容易引发脑出血或脑血栓形成;受冻还会导致心脏搏动加快,加重心脏缺血、缺氧,造成冠状动脉痉挛,附壁血栓脱落,易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生。

消化道溃疡患者: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液中的组织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易导致胃痉挛,使原有的溃疡病复发。国内医疗和气象专家合作研究发现:胃溃疡的发病具有随着气象因子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秋、冬季为高发期,高发过程与气压极大值和气温极高值有关。

慢性肺病患者:秋季的寒冷空气会对呼吸道产生不良刺激,引起过敏反应,寒冷可诱发气管、支气管的痉挛,造成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复发或加重。美国海洋和大气局发布的《天气和健康》就曾指出,每当较强冷空气来临时,在气温由高变低、湿度由小变大的转换期内,哮喘病发作频繁,不断加重。

关节炎患者:风寒湿邪是造成关节病变的主要诱因,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在天气较冷的深秋,天气变化常常表现为一次伴有降水的冷空气入境(湿度增高,温度降

低),从而诱发或加重关节部位的病症。

健康人群要“冻”得适度

   “秋冻”也要“冻”得适时。初秋,暑热未消,还不时地有“秋老虎”光临,虽然气温开始下降,却并不寒冷。徐医师表示,这时是开始“秋冻”的最佳时期,最适合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只有在夏末秋初开始“秋冻”,才能自然过渡到对秋凉和冬寒的机体调节,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健康人群也一定要注意“冻”得适度。在日夜温差变化不是很大的初秋,无须急忙加衣,适当“冻一冻”无妨,并可适当延长“秋冻”的时间,但在夜间睡觉时要适当盖些被子,以免受凉。在日夜温差变化较大的晚秋,切勿盲目“秋冻”。由于此时,强冷空气不断入侵,气温聚降,气温变化幅度大,不能一味强求“秋冻”,否则不但对健康无.益反而会引发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此时要适当增减衣服,以防感冒。

   而对于网上疯传的“穿衣公式”(比较厚的羽绒服相当于9℃,薄款羽绒服相当于6℃,稍厚的弹力絮棉衣是5℃,厚羊毛衫、棉背心分别是4℃,抓绒衣服、薄外套是3℃,厚的棉毛衫2℃,薄的棉毛衫是l℃等。若温度为22℃,那么穿一件短袖T恤加一件薄外套就是:22+1+3=26,控制在26℃就可以了。)这是否靠谱呢?徐医师表示,穿衣公式具有一定道理,日常生活中可以参考“穿衣公式”再结合自身状况,及时增减衣物。

   徐医师为大家推荐了一种自己常年使用的锻炼方法,即冷水洗脸,洗脸时可掬一捧水用鼻腔轻吸,以达到灌洗目的。对过敏、.鼻炎或者呼吸道疾病患者而言,秋冬使用冷水洗脸可让局部器官对寒冷有个适应过程,不至于因受寒冷刺激而打喷嚏等。如果一时无法适应冷水温度,可先用热水再慢慢添加些凉水,使其有个适应过程。此外,徐医师还表示,睡前用温水泡脚有利于血液循环,对睡眠等都是有帮助的.可长期坚持。如果要进行冷水浴锻炼。建议整个秋季都要进行.不要间断。

  提醒我们,“秋冻”具有必定的地域性和时间性,同时也要因人而异。缓慢病患者以及年迈体弱者和儿童不宜“秋冻”,健康人群也必定要注意“冻”得适度。   “秋冻”不仅是停留在穿衣上,恰当的活动锻炼对增强体质、进步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极有优点。不一样年龄可选择不一样的锻炼项目,不管何种活动,都要注意一个“冻”字,切勿搞得汗流浃背,让寒气经过排汗而扩张的毛孔入侵到人体,当周身微热,出汗即可中止。只有坚持了正确的方法,我们做春捂秋冻这项工作才有意义,才能收到积极的效果。

        

  • 男科医院
  • 妇科医院
  • 皮肤科医院

猜你喜欢

健康头条

更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为你推荐

更多>

小编解答

更多>

相关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