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心包积液的中医治疗

kunkun

心包积液对于患者的健康影响非常的大,严重的影响了心脏的功能,这时候就要及时进行治疗,治疗的方法是比较多的,如果比较严重,病情比较急,一般会采用西医的方法来治疗,如果病情处于比较稳定的时期,可以通过中医来进行调养和治疗,也能取得很好的治疗作用。

 心包积液的中医治疗

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

《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篱照当空则阴离自散,临床治疗痰饮病需温阳化饮,健脾利水,拨云见日。 张仲景给后世留下一张治疗水肿的著名方剂是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云:“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从以上经文可以看出,张仲景对痰饮病之病因和治法都做了具体的论述。病因汗吐下后伤阴伤阳,脾肾阳虚,心阳不足。治法为温药和之,即温补脾肾,化气行水。方剂为苓桂术甘汤。茯苓甘温,甘淡渗湿,健脾利水化饮;桂枝温经散寒,降逆平冲;白术甘温,除湿健脾,化气行水;甘草甘温补虚,益气和中。笔者认为心包积液仅仅温阳化气行水还不足以平息内乱,尚需使用利水消肿,通腑降浊,活血化瘀药,荡涤寇邪,方能收获奇功。

 心包积液的中医治疗

己椒苈黄丸利水泄浊

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29条云:“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 腹满、肠间有水由膀胱气化不利,肾阳亏虚,气不化水所致。饮停胸胁,胸满头晕,心悸气短为阳虚水泛,水气凌心之故。己椒苈黄丸中汉防己、椒目、葶苈子三药,质轻上浮,能上能下,利水消肿,行水消胀,三药相合,导水饮下行,从小便而出;大黄为将军,通腑降浊,活血化瘀,荡涤痰饮、瘀血从大便而下。苓桂术甘汤合己椒苈黄丸熔温阳化气,利水消肿,通腑降浊,活血化瘀于一炉,心包积液自可消除。

 心包积液的中医治疗

活血化瘀诸药通心脉

心包积液,除温阳化饮,健脾利水外,还需活血化瘀。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舌下脉络曲张紫滞,舌质黯红,边有瘀斑,或血脂高、血压高等均属于瘀血范畴。久病入络,瘀血阻络,应在上述治疗方剂当中加入活血化瘀药,如冠心二号,赤芍、川芎、红花、降香、丹参、汉三七、水蛭、土鳖虫、血竭等,可明显改善冠脉供血,改善微循环,减轻症状,达到事半而功倍之效。

  • 男科医院
  • 妇科医院
  • 皮肤科医院

猜你喜欢

健康头条

更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为你推荐

更多>

小编解答

更多>

相关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