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舌诊你了解多少,带你真正认识舌诊
刘石平
舌诊,指的是通过对舌像(包括舌苔与舌质)进行观察,从而对机体的病历变化与生理功能进行了解,是一种中医诊断方法,在中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医的一大特色,中医舌诊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很早以前就有通过观望舌头诊断疾病的记载,经过后世历代的医学专家的发展与完善,形成了如今的舌诊。
1.脏腑联系
肺、肝—肝主气,肝藏血,气血充,养舌体。
肾—五脏六腑之精,皆藏于肾。精气足,养舌体。
脾—舌为脾之外喉,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舌体赖气血生养。胃气蒸化谷气上承于舌面而生成舌苔。
心—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心主血脉,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与气血运行相关;舌为心窍,言为心声,心藏神。舌体运动和心神、语言有关,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无味,舌味觉与心神相关。
2.经络联系
少阳三焦经入系舌本;
膀胱经筋结舌本;
胃经上至舌;
肝经络舌本;
肾经挟舌本,系舌下;
脾经连舌本,系舌下;
心经之别系舌本;
3.舌像与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舌体舌苔有赖津液滋润;舌体有赖气血的濡养。所以,在临床中可以用于察病邪性质、津液盈亏以及相对应的脏腑病变。
1.望舌的体位与伸舌的姿势
望舌的体位:仰卧或者正坐,应当在光线明亮的地方进行观察。
伸舌的姿势:尽可能的张开口,让舌体自然伸出到体外,舌体保持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让舌体充分的暴露,不要太过于用力,伸舌的时间不要太长,舌体不要卷曲,不要让舌体太过于紧张。
2. 舌诊的方法
通常是先舌质,后舌苔。舌尖—舌中—舌边—舌根是正确的望舌顺序。需要和揩舌法与刮舌相互结合,用来辨别舌苔有根无根,以及是不是属于染苔。
舌诊应当与问诊、闻诊相互结合,问诊,可以了解病人的疼痛、麻木、冷热的感觉,舌体运动是否自如,闻诊可以了解患者的语言是否清晰,从而进行更好的诊断。
舌苔:在舌体上附着有一层苔状物,望苔质、苔色,是望苔体所包含的内容,望舌苔可以对邪正的消长、深浅和性质进行分析。
舌体:舌质,就是舌体,指的是舌的鸡肉脉络组织,望舌质的态、形、色、神,是望舌体所包含的内容。
一、舌诊的原理
1.脏腑联系
肺、肝—肝主气,肝藏血,气血充,养舌体。
肾—五脏六腑之精,皆藏于肾。精气足,养舌体。
脾—舌为脾之外喉,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舌体赖气血生养。胃气蒸化谷气上承于舌面而生成舌苔。
心—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心主血脉,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与气血运行相关;舌为心窍,言为心声,心藏神。舌体运动和心神、语言有关,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无味,舌味觉与心神相关。
2.经络联系
少阳三焦经入系舌本;
膀胱经筋结舌本;
胃经上至舌;
肝经络舌本;
肾经挟舌本,系舌下;
脾经连舌本,系舌下;
心经之别系舌本;
3.舌像与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舌体舌苔有赖津液滋润;舌体有赖气血的濡养。所以,在临床中可以用于察病邪性质、津液盈亏以及相对应的脏腑病变。
二、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望舌的体位与伸舌的姿势
望舌的体位:仰卧或者正坐,应当在光线明亮的地方进行观察。
伸舌的姿势:尽可能的张开口,让舌体自然伸出到体外,舌体保持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让舌体充分的暴露,不要太过于用力,伸舌的时间不要太长,舌体不要卷曲,不要让舌体太过于紧张。
2. 舌诊的方法
通常是先舌质,后舌苔。舌尖—舌中—舌边—舌根是正确的望舌顺序。需要和揩舌法与刮舌相互结合,用来辨别舌苔有根无根,以及是不是属于染苔。
舌诊应当与问诊、闻诊相互结合,问诊,可以了解病人的疼痛、麻木、冷热的感觉,舌体运动是否自如,闻诊可以了解患者的语言是否清晰,从而进行更好的诊断。
三、舌诊的内容
舌苔:在舌体上附着有一层苔状物,望苔质、苔色,是望苔体所包含的内容,望舌苔可以对邪正的消长、深浅和性质进行分析。
舌体:舌质,就是舌体,指的是舌的鸡肉脉络组织,望舌质的态、形、色、神,是望舌体所包含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