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粘度正常值是多少
2020-09-11 18:54:14
陈章强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江西省人民医院
在近年来,血液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的提高,这类疾病的出现会给人们的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在进行血液粘度检查的时候有的人会出现偏高,有的人会出现偏低的现象。其实很多的原因都会导致全血粘度出现异常的现象,很多朋友不了解全血粘度正常值的范围是多少,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全血粘度正常值是多少吧!

1、全血粘度正常值是多少
血粘度的正常值,其实测量方法不一样,它的正常范围也不一样。首先主要介绍毛细血管法,毛细血管法对于成年男性,它的正常值是4.25±0.41。对于成年女性,它的正常值范围是3.65±0.32。对于旋转法,正常男性以及女性分别是230/s,4.53±0.46,22±0.41。所以血粘度正常值,关键是要看哪一种测量方法。高于正常值,就叫做血粘度升高,血粘度升高往往提示可能容易得血栓性疾病。所以血粘度正常值是一个范围,要根据测量方法才能够决定。
2、全血粘度偏低的原因
全血粘度降低见于:出血性疾病,如出血性脑中风、上消化道出血、鼻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等。这些疾病的特点是血液粘度降低与红细胞比积的减少成平行关系,是机体失血后组织内水分向血管内转移而使血液稀释的结果。因此,这类疾病又叫出血性低血粘症。另外,尚有一些疾病,如各种贫血症、尿毒症、肝硬化腹水症、急性肝炎等,也表现有低血粘度,但这类血液粘度降低与出血无关,而与慢性消耗性病理过程有关。因此,这类疾病叫做非出血性低血粘症。
3、全血粘度偏高的原因
全血粘度增高常见于:血浆蛋白异常,如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先天性高纤维蛋白血症等,由于血浆中蛋白的含量异常增高,使血浆粘度增高,进而使全血粘度增高;红细胞数量增多,如原发性或继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白血病、高原环境、长期缺氧等造成红细胞增多的疾病,均可伴有血液粘度的增高;
4、血液粘度测定的意义
血液粘度测定的意义是对疾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有些学者在脑血管疾病的研究中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液粘度明显升高,而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液粘度,不升高或反而降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血液粘度,尤其是高切粘度显着升高,而重症心绞痛患者的血液粘度升高不明显,二者存在着一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