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缝合的秘诀,不看别后悔哦

来源:大众养生网

目录

  • 1伤口缝合注意事项
  • 2关于切口
  • 3关于张力
  • 4关于缝线

1伤口缝合注意事项

1. 缝线或者手术后保持手术部位清洁,拆线前一定避免手术部位沾水

2. 遵医嘱按时服药,按时来医院清创换药或者拆线;拆线后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吸烟饮酒,手术部位注意防晒。

3. 拆线24小时后,可以洗澡,用清水清洁伤口,勿用力揉搓伤口;伤口结痂自然脱落后再等一周左右可以外用抑制疤痕增生的药物并配合轻度按摩3分钟,促进药物吸收,每日三次,持续一个月左右;之后2个月如果切口没有平复,可增加按摩力度并且延长按摩时间(例如:适度按摩每日三次,每次10到15分钟,);使用仙卡疤痕敌并且佩戴弹力套的患者可不必按摩;

4. 手术后 一,三,六个月按时复诊,医生会根据恢复情况提出康复建议。

5. 疤痕的完全恢复需要一到两个夏季,这个期间疤痕红硬属于正常现象,时间越长会缓慢淡化。

2关于切口

大部分外科医生,对人体的朗格线(Langer"s line)分布并不熟悉。沿着朗格线做切口,愈合最快,瘢痕最轻。我们在静脉曲张手术的腿部切口,都严格按照朗格线作切口,目的就是为了病人在术后恢复更快。

另外,跨关节切口如腋下或腘窝部位,必须做横切口,以避免肢体活动导致切口受切拉,张力增加导致瘢痕增生。另外,为了手术瘢痕不影响关节活动,必要时做S形切口。

现在产科剖腹产很多都采用横切口,这是一种进步。过去见到的许多所谓“瘢痕体质”,部分是和医生的缝合技术有关。

3关于张力

真正的伤口专家,在缝合的时候一定遵循无张力原则(No tension)。无张力的缝合,多伤口皮缘的血液供应影响最小,即有利于愈合,又美观。

很多医生习惯上把皮肤缝的紧紧的,看上去很牢固,其实压迫了皮缘的血液供应。病人以后的切口,会呈现“蜈蚣脚”,影响美观。

当然,影响切口的因素还有许多病人自身的原因,如有糖尿病、贫血、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动脉缺血等。

作为外科医生,在落刀之前不妨先想一想:如何做对病人最有利?

4关于缝线

目前,丝线是中国医院使用最多的皮肤缝线。有趣的是,在发达国家,丝线已经几乎被淘汰。研究表明,引起组织反应严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丝线、可吸收线、单丝线、金属线。

丝线为数股线编织而成,最容易导致细菌寄生,异物反应也严重。但是因为其成本低,价格便宜而被国内公立医院广泛采用。

单股线如prolene,细菌不容易滋生,组织反应轻,我一直很青睐。但是其成本较高,打结易滑,需要一定的使用技巧。

金属的组织反应最轻,有些医院已经采用“订书机”(Suture Stapler)式皮肤缝合器。但其缺点为成本高,操作需要两人配合。

组织反应大小与瘢痕有关。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