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作用机理有哪些

shengli

神经递质是在神经中枢中突触传递中很重要的一个方式,其具有两种表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一种是抑制性神经递质。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机理,兴奋性神经递质在电位加大后会导致神经元产生兴奋并且伴随有兴奋性,而抑制性神经递质在电位加大后却不发生兴奋而是会抑制,下面来一下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作用机理有哪些。

作用机理

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甘氨酸等。

递质的作用对象

兴奋和抑制的对象不一定,如果该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间隙,则作用对象是神经细胞,若是存在于神经末梢,则作用对象是肌肉细胞。

递质的作用机理:

1.兴奋性递质作用机理:

突触小泡释放兴奋性化学递质,这些兴奋性化学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提高膜对Na十、K十、CI-,特别是Na十的通透性增加,膜电位降低,局部去极化,即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加大到一定程度时,就导致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扩布性兴奋,传到整个突触后神经元。

2.抑制性递质作用机理:

同样是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兴奋,但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是抑制性递质。此递质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离子通道开放,提高膜对钾离子、氯离子,尤其是氯离子的通透性,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增大(如由-70毫伏增加到-75毫伏)、出现突触后膜超极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持续时间也约10毫秒。此时,突触后神经元不易去极化,不易发生兴奋,表现为突触后神经元活动的抑制。

谷氨酸

谷氨酸是一种小分子氨基酸神经递质。这种分子能够结合包括NMDA受体,AMPA受体,红藻氨酸受体的的多个突触后受体。这些受体是阳离子的通道,能使带正电的离子,如Na+,K+,和有时Ca2+进入突触后细胞,导致去极化从而激发神经元。

抑制性突触的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γ-氨基丁酸,甘氨酸和去甲肾上腺素等。但是,有如乙酰胆碱在神经肌肉接头处是兴奋性递质和在心脏的迷走神经末端是抑制性递质那样,化学递质是兴奋性还是抑制性,并不是由物质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它所作用的突触下膜的离子通透性和细胞内的离子浓度(主要是氯离子)。

猜你喜欢

健康头条

更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为你推荐

更多>

小编解答

更多>

相关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