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高危妊娠

发布时间:2023-02-27 63272人阅读
王凌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高危妊娠是现代人尤其是高龄产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像,但是患有这些疾病的人在一个家庭里毕竟是不多,所以多数人对于这种高危妊娠并不会死很。下面就来讲述一下相关的知识。

高危妊娠对孕产妇及胎婴儿有较高危险性,可能导致难产及或危及母婴者,称高危妊娠。具有高危妊娠因素的孕妇,称为高危孕妇。孕妇患有各种急慢性疾病和妊娠并发症,以及不良的环境、社会因素等,均可导致胎儿死亡、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先天畸形、早产、新生儿疾病等,构成较高的危险性,从而增加了围产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凡列入高危妊娠范围内的孕妇,就应接受重点监护,尽量降低围产期发病率及死亡率。

娠期,生理学名词。亦称怀孕期。从妇女受精后至胎儿娩出之间的一段时间。

为了便于计算,妊娠通常从末次月经的第一天算起,足月妊娠约为280天(40周)。高危妊娠,它直接危害着母亲及胎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危妊娠的情况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孕妇年龄小于16岁或大于35岁;过去有习惯性流产、早产、死胎、死产与畸形等异常生育史;孕期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过多或过少、胎位不正、过期妊娠、胎儿发育异常、巨大胎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骨盆狭小或畸形等异常情况;孕妇合并心脏病、慢性肾炎、糖尿病、急性传染性肝炎、肺结核、重度贫血等妊娠合并症;孕期曾服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接触过有害物质或放射线及病毒感染等不利因素。

高危妊娠的孕妇和新生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所以每位怀孕的母亲均应定期到医院检查,配合高危妊娠的筛选,进行系统孕期管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及时有效地控制高危因素的发展,防止可能导致胎儿及孕妇死亡的各种危险情况出现。以保证母亲及胎儿顺利地渡过妊娠期与分娩期。

通过上述内容的解释,可以到高危妊娠是指妊娠对孕产妇及胎婴儿有较高危险性。到这些知识,家人就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避免高危妊娠,而且一旦出现的症状比较严重就需要去医院接受专业的保胎的治疗,绝对不能马虎大意。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

相关推荐
高危妊娠指的是什么
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高危妊娠是指在妊娠期有某种并发症或致病因素可能危害孕妇、胎儿与新生儿或导致难产者。这些因素包括孕妇的基本情况,如年龄过小(小于18岁)或过大(大于35岁)、身高过矮(低于145厘米)、体重过轻(小于40千克)或过重(大于85千克);有异常孕产史,像多次流产、早产、死胎、死产、难产、新生儿死亡等;孕妇本身存在疾病,例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病、肝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血液系统疾病等;本次妊娠存在异常情况,像胎位不正、胎儿发育迟缓、巨大胎儿、多胎妊娠、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高危妊娠的孕妇和胎儿面临着比正常妊娠更多的风险。孕妇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孕期并发症,像子痫前期、子痫等严重威胁孕妇生命安全的疾病。胎儿可能会出现发育不良、早产、胎儿窘迫等情况,新生儿也可能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等问题,甚至导致胎儿或新生儿死亡。而且高危妊娠往往会增加难产的几率,这对孕妇和胎儿都是极大的挑战。高危妊娠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情况,因为它涉及到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与安全。孕妇如果存在上述高危因素,应加强孕期保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高危因素,进行针对性的监测和管理,例如对于有糖尿病的孕妇,会密切监测血糖并调整饮食;对于有高血压的孕妇,会监测血压变化并采取降压措施等,尽可能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高危妊娠是什么
高危妊娠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存在某些可能危及孕妇自身健康以及胎儿生命安全的情况。高危妊娠包含了多种情况,比如孕妇年龄过小或过大,特别是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35岁;有异常妊娠病史,像之前有过习惯性流产、早产、死胎、死产等;孕妇患有各种妊娠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或者存在妊娠合并症,如心脏病、肝炎、肾炎、贫血等;胎位异常、多胎妊娠、胎儿生长受限、羊水过多或过少等也属于高危因素。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孕妇在孕期面临更高的风险,如孕妇可能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胎儿可能发生发育异常、早产,甚至死亡等不良后果。高危妊娠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不可小觑。对于孕妇来说,可能会增加孕期和分娩时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几率,威胁到自身生命安全。对于胎儿而言,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胎儿窘迫、发育迟缓、出生缺陷等问题,严重情况下会影响其存活。对于被诊断为高危妊娠的孕妇,需要格外重视孕期保健,密切监测自身和胎儿的状况,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医疗团队也会给予更密切的关注和更专业的指导,通过各种措施尽量降低风险,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与安全,确保整个妊娠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王少为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2918379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