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扶助元气,活血祛瘀。主治肝阳上亢,瘀血阻络,痰浊上扰所致(多因于真元不足,瘀血阻络,并有内风)的中风病人,神志不清,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半身不遂,或手足拘挛,筋骨疼痛,舌苔薄白,脉弦无力。主要用于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溢血后遗症、脑溢血,脑血栓,脑梗塞,脑动脉硬化等。1.脑血栓形成及脑溢血后遗症,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苏醒后语言蹇涩,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者,可用本方治疗;2.脑供血不足,口服本方,有一定的疗效;3.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表现为肢体疼痛,遇冷加剧,局部患处皮肤不温,甚则手足拘挛,难以伸展,腰酸,可用本方治疗。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石菖、胆南星、僵蚕(炒)冰片、石决明、珍珠(豆腐制)、地龙、天麻、猪牙皂、细辛、红参、黄芪等味。 |
巴戟天寡糖。 |
|
生产企业 |
翔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37020656 |
国药准字Z20120013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扶助元气,活血祛瘀。主治肝阳上亢,瘀血阻络,痰浊上扰所致(多因于真元不足,瘀血阻络,并有内风)的中风病人,神志不清,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半身不遂,或手足拘挛,筋骨疼痛,舌苔薄白,脉弦无力。主要用于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溢血后遗症、脑溢血,脑血栓,脑梗塞,脑动脉硬化等。1.脑血栓形成及脑溢血后遗症,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苏醒后语言蹇涩,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者,可用本方治疗;2.脑供血不足,口服本方,有一定的疗效;3.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表现为肢体疼痛,遇冷加剧,局部患处皮肤不温,甚则手足拘挛,难以伸展,腰酸,可用本方治疗。 |
温补肾阳,用于轻中度抑郁症中医辩证属于肾阳虚证者,症见抑郁情绪、心绪低落、失眠多梦,疲倦乏力等。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
口服,一次1粒,一日2次;用药2周后如症状减轻不明显可以增加剂量为一次2粒,一日2次。总疗程为6周。 |
|
副作用 |
孕妇忌服。 |
1.部分用药后出现口干、鼻干、咽干、口腔溃疡、头晕、头痛、感冒类症状、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胃胀、食欲增加或亢进、食欲下降、便干便秘、腹泻、心慌、心烦、易怒、燥热、失眠、困倦、疲乏、尿频、焦虑、有冲动性。惊恐发作、躯体发僵、双手或四肢麻木、体重减轻等。2.少数患者用药后出现ALT、AST轻度升高、白细胞下降。3.少数患者用药后出现皮疹。 |
|
禁忌 |
|
|
|
成分 |
扶助元气,活血祛瘀。主治肝阳上亢,瘀血阻络,痰浊上扰所致(多因于真元不足,瘀血阻络,并有内风)的中风病人,神志不清,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半身不遂,或手足拘挛,筋骨疼痛,舌苔薄白,脉弦无力。主要用于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溢血后遗症、脑溢血,脑血栓,脑梗塞,脑动脉硬化等。1.脑血栓形成及脑溢血后遗症,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苏醒后语言蹇涩,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者,可用本方治疗;2.脑供血不足,口服本方,有一定的疗效;3.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表现为肢体疼痛,遇冷加剧,局部患处皮肤不温,甚则手足拘挛,难以伸展,腰酸,可用本方治疗。 |
温补肾阳,用于轻中度抑郁症中医辩证属于肾阳虚证者,症见抑郁情绪、心绪低落、失眠多梦,疲倦乏力等。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注意事项 |
尚不明确 |
1.阴虚火旺证慎用。 2.本品的临床试验仅支持其用于抑郁发作急性期6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本品的临床试验中未发现转燥患者,但临床使用中也应该注意,如果出现躁狂发作,应及时停药并由专业医师处理。 4.本品的临床试验中有1例患者尿常规治疗前为正常,治疗后尿红细胞为3~5个/HP,但与药物的关系无法确定。 5.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尚无安全性和有效性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