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 |
板蓝根、牛黄、冰片、猪胆汁、玄明粉、青黛、雄黄、硼砂(煅)、蟾酥(酒制)、百草霜。 |
|
生产企业 |
吉林省华侨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药厂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2024059 |
国药准字Z50020188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炎、喉炎、扁桃腺炎及一般疮疖。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片,一日2~3次。 |
含化,三岁至十岁一次3-5粒,成人每次5-10粒,一日2 次。外用疮疖初起,红肿... |
|
副作用 |
1.孕妇禁用。2.新生儿禁用。 |
服用该药品可能引起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或便秘。个别人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或瘙痒。若出现严重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炎、喉炎、扁桃腺炎及一般疮疖。 |
|
药理作用 |
平素脾胃虚弱者、大便溏薄者、有过敏体质者以及小儿,多次服用或大剂量应用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
||
注意事项 |
1.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2.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3.服药后大便次数每日2到3次者,应减量。4.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5.小儿、年老体弱者及脾胃虚寒者慎用。若需使用请咨询医师。6.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7.超剂量及长时间服用,必须在医师及医师指导下进行。8.不宜与强心苷类、生物碱类、抗生素类或异烟肼、维生素B1等药物合用。9.特异性或过敏体质者不宜使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
服用该药品可能引起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或便秘。个别人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或瘙痒。若出现严重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