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除瘟解毒、清热退烧。用于小儿外感风热火时益感冒引起的高烧不退、汗出热不解,烦躁口渴、咽喉肿痛,肢酸体倦。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金银花、连翘、地骨皮、青黛(包煎)、白薇、地黄、广藿香、石膏。 |
本品为复方制剂,每粒含人工牛黄5毫克、南板蓝根浸膏50毫克、对乙酰氨基酚150毫克。辅料为聚山梨酯80、羟苯乙酯、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 |
|
生产企业 |
江西药都仁和制药有限公司 |
黑龙江天龙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53323 |
国药准字Z20063346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除瘟解毒、清热退烧。用于小儿外感风热火时益感冒引起的高烧不退、汗出热不解,烦躁口渴、咽喉肿痛,肢酸体倦。 |
解热镇痛,利咽解毒,祛痰定惊。用于小儿发热,惊悸不安,咽喉肿痛及肺热痰多咳嗽。 |
|
用法用量 |
开水冲服。一岁以内每次服5g,二岁至四岁每次服10g,五岁至七岁每次服15g,七岁以上酌增或遵医嘱,一日三次。 |
直肠给药,一至三岁儿一次1粒,一日1次,三至六岁一次1粒,日2次。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偶见皮疹、荨麻疹、药热及粒细胞减少;长期大量用药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 |
|
禁忌 |
|
|
|
成分 |
除瘟解毒、清热退烧。用于小儿外感风热火时益感冒引起的高烧不退、汗出热不解,烦躁口渴、咽喉肿痛,肢酸体倦。 |
解热镇痛,利咽解毒,祛痰定惊。用于小儿发热,惊悸不安,咽喉肿痛及肺热痰多咳嗽。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注意事项 |
尚不明确。 |
1.本品以清热为主、连续使用不得超过3天,发热持续未缓解,应及时就诊。 2.本品含对乙酰基酚。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不能同时服用与本品成份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药;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出现皮疹、荨麻疹等过欲反应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6.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8.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