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胃泻火,润燥通便。用于心胃火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乳蛾咽痛,便秘尿赤。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人工牛黄、大黄、菊花、麦冬、薄荷、石膏、栀子、玄参、番泻叶、黄芩、甘草、桔梗、黄柏、连翘、炒牵牛子、枳实(砂烫)、冰片。 |
寒水石、食盐(炒)、烈香杜鹃、藏木通、肉豆蔻、芫荽果、芒硝、硇砂、光明盐、紫硇砂、榜嘎、藏木香、荜茇、黑胡椒、干姜。 |
|
生产企业 |
沈阳红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西藏藏医学院藏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1021369 |
国药准字Z54020093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胃泻火,润燥通便。用于心胃火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乳蛾咽痛,便秘尿赤。 |
散寒消食,破瘀消积。用于慢性肠胃炎,胃出血,胃冷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呕吐泄泻,腹部有痞块及嗳气频作。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
一次2-3丸,一日2次。 |
|
副作用 |
孕妇忌服。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胃泻火,润燥通便。用于心胃火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乳蛾咽痛,便秘尿赤。 |
散寒消食,破瘀消积。用于慢性肠胃炎,胃出血,胃冷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呕吐泄泻,腹部有痞块及嗳气频作。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注意事项 |
孕妇忌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2.儿童慎用;3.过敏体质者慎用;4.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5.服用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6.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