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为局部外用抗生素,适用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例如:脓疱病、疖肿、毛囊炎等原发性皮肤感染及湿疹合并感染、不超过10厘米×10厘米面积的浅表性创伤合并感染等继发性皮肤感染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每克含主要成份莫匹罗星10毫克。辅料:聚乙二醇。 |
本品为曲安奈德的灭菌混悬液。含曲安奈德(C24H31FO6)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
|
生产企业 |
河北九正药业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183001 |
H20090854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为局部外用抗生素,适用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例如:脓疱病、疖肿、毛囊炎等原发性皮肤感染及湿疹合并感染、不超过10厘米×10厘米面积的浅表性创伤合并感染等继发性皮肤感染 |
1.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2.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3.急性扭伤、肩周炎、腱鞘炎、滑囊炎、慢性腰腿痛;4.各种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温疹、牛皮癣、疤痕疙瘩、肥厚性疤痕等)。 |
|
用法用量 |
本品应外用,局部涂于患处。必要时,患处可用敷料包扎或敷盖,每日3次,5天一疗程,必要时可重复一疗程。 |
1肌注20-80mg/次,每周1次,每次注入均须更换注射部位。 2关节腔内或皮下注射用量酌情决定,一般为2.5mg-5mg。 3对皮肤病可于皮损部位或分数个部位注射,每处剂量为0.2-0.3mg,每日剂量不超过30mg,每周总量不超过75mg,用前应充分摇匀。 |
|
副作用 |
对莫匹罗星或聚乙二醇过敏者禁用。 |
1本品不得用于活动胃溃疡、糖尿病、结核病、精神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或任何未为抗生素所控制的感染或真菌感染。 2一些进行性病毒感染、疱疹、风疹、眼部带状疱疹。 3A型、B型、非A、非B型急性病毒性肝炎。 4自发性血小板缺乏性紫癜。 |
|
禁忌 |
|
|
|
成分 |
本品为局部外用抗生素,适用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例如:脓疱病、疖肿、毛囊炎等原发性皮肤感染及湿疹合并感染、不超过10厘米×10厘米面积的浅表性创伤合并感染等继发性皮肤感染 |
1.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2.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3.急性扭伤、肩周炎、腱鞘炎、滑囊炎、慢性腰腿痛;4.各种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温疹、牛皮癣、疤痕疙瘩、肥厚性疤痕等)。 |
|
药理作用 |
局部应用本品一般无不良反应,偶见局部烧灼感、蜇刺感及瘙痒等,一般不需停药。偶见对莫匹罗星或其软膏基质产生皮肤过敏反应,如皮疹、肿胀(有时出现在面部或口腔,严重者可引起呼吸困难)或虚脱。已有报告显示莫匹罗星软膏引起全身性过敏反应,但非常罕见。如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应去医院就医。 |
本品为合成的皮质类固醇,具有如下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其抗炎和变态反应的作用强而持久。能减轻充血,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症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向炎症部位移动,阻止炎症介质如激肽类、组织胺、慢反应物质等发生反应,抑制吞噬细胞的功能,稳定溶酶体膜,阻止补体参与炎症反应,抑制炎症后组织损伤的修复等。 2免疫抑制作用:本药可影响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包括可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网状内皮系统消除颗粒或细胞用作,可使淋巴细胞溶解,以致淋巴结、脾及胸腺中淋巴细胞耗竭。此作用对T细胞 |
|
注意事项 |
1.如使用一疗程后症状无好转或加重,应立即去医院就医。2.感染面积较大者,去医院就医。3.莫匹罗星软膏辅料为聚乙二醇,大量聚乙二醇可能引起肾损害。因此当皮肤大面积破损,特别是合并肾脏疾病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本品,并去医院就诊。4.本品仅供皮肤给药,请勿用于眼、鼻、口等黏膜部位。5.本品请勿用于身体插管处附近的皮肤。6.误入眼内时用水冲洗即可。7.有中度或重度肾损害者慎用。8.孕妇慎用。9.哺乳期妇女慎用,尚不清楚本品的成份是否可进入乳汁,使用前请咨询医师。哺乳期妇女涂药时应防止药物进入婴儿眼内。如果是在乳头区域使用,请在哺乳前彻底清洗。10.使用本品前、后应洗手。使用本品过多时,应将多余软膏擦去。如果不慎吞入本品,应咨询医师或药师。11.本品应按用法用量足疗程使用,在感染未被完全治愈前,不要在症状消失时过早停止治疗。1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13.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14.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6.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1本品为混悬剂,严禁静脉注射和椎管注射。 2关节腔内注射可能引起关节损害。 3本品作用强,故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防止滥用,才能避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4如长期大量应用一旦病情控制,停药时应逐渐减量,不宜骤停,以免复发或出现肾上腺皮质机能不足症状。 5本品受冻后聚集成块,故应在不低于10℃的条件下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