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散寒止痛。用于小儿胎寒,肚腹疼痛,积聚痞块,疝气偏附,虚寒泻痢,胃寒腹胀。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橘核、小茴香、官桂、炮姜、白胡椒、川楝子、吴茱萸、荔枝核、麝香组成。 |
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 |
|
生产企业 |
贵阳济仁堂药业有限公司 |
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52020002 |
国药准字Z50020409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散寒止痛。用于小儿胎寒,肚腹疼痛,积聚痞块,疝气偏附,虚寒泻痢,胃寒腹胀。 |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
|
用法用量 |
外用,将膏药加温软水贴于肚脐,未满月小儿贴脐下。四天后自然脱落,如有沾肉现象,用膏药沾取即可。 |
口服。一次5~10毫升,一日2次,用时摇匀。 |
|
副作用 |
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皮肤过敏、红肿、瘙痒等不良反应。 |
本品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皮疹、瘙痒、头晕等。 |
|
禁忌 |
|
|
|
成分 |
散寒止痛。用于小儿胎寒,肚腹疼痛,积聚痞块,疝气偏附,虚寒泻痢,胃寒腹胀。 |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皮肤过敏、红肿、瘙痒等不良反应。 |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