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健脾止泻,解痉止痛。用于治疗小儿泄泻、腹痛、纳差(尤适用秋季腹泻及迁、慢性腹泻)。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地锦草、儿茶、乌梅、北山楂(炒焦)、茯苓、白芍、甘草。 |
大青叶、柴胡、黄芩、荆芥、桔梗、甘草。 |
|
生产企业 |
河南省百泉制药有限公司 |
吉林白山正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10910054 |
国药准字Z22024598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利湿,健脾止泻,解痉止痛。用于治疗小儿泄泻、腹痛、纳差(尤适用秋季腹泻及迁、慢性腹泻)。 |
清热解表,消炎止咳。用于感冒发烧,头痛鼻塞, 咳嗽喷嚏,咽喉肿痛。 |
|
用法用量 |
开水冲服,一日3~4次;一岁以内,一次1.5克~3克;一岁至三岁,一次3克~6克... |
口服, 1至3岁小儿,一次1片,4至6岁,一次2片,9至1 4岁,一次3片,一日... |
|
副作用 |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或腹泻。偶有皮疹或过敏反应。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热利湿,健脾止泻,解痉止痛。用于治疗小儿泄泻、腹痛、纳差(尤适用秋季腹泻及迁、慢性腹泻)。 |
清热解表,消炎止咳。用于感冒发烧,头痛鼻塞, 咳嗽喷嚏,咽喉肿痛。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1.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品。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或腹泻。偶有皮疹或过敏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