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仅限于经饮食。运动疗法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患者或在饮食、运动疗法基础上加用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后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患者。)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主要组成成分 本品的主要成份为米格列奈钙。 |
(±)5–[[4–[2–(5–乙基–2–吡啶基)乙氧基]苯基]甲基]–2,4–噻唑烷二酮盐酸盐 |
|
生产企业 |
福州闽海药业有限公司 |
四川绿叶宝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90057 |
国药准字H20050136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仅限于经饮食。运动疗法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患者或在饮食、运动疗法基础上加用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后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患者。) |
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盐酸吡格列酮可单独使用,当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单药治疗不能满意控制血糖时,它也可与磺脲、二甲双胍类或胰岛素合用。 |
|
用法用量 |
餐前5分钟内口服。通常成人每次10mg,每日3次。可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酌情调整剂量。 |
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 盐酸吡格列酮可单独使用,当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单药治疗不能满意控制血糖时,它也可与磺脲、二甲双胍类或胰岛素合用。口服,每日一次,服药与进食无关。糖尿病治疗应个体化。 单药治疗:单用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不足以控制血糖时,可进行盐酸吡格列酮单药治疗,初始剂量可为每日一次,一次1粒(15mg)或2粒(30mg)。如对初始剂量反应不佳,可加量,直至每日一次,一次3粒(45mg)。 联合 |
|
副作用 |
详见说明书。 |
盐酸吡格列酮禁用于对本品以及本品中任何成分过敏的病人。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妊娠妇女或有妊娠可能的妇女禁用本品。2、本品可通过乳汁分泌,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时应停止哺乳。儿童用药:本品在儿童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尚未确立。老年用药:老年患者通常生理机能低下,应根据症状从低剂量开始(每次5mg)用药并注意监测血糖值,慎重给药。 |
|
|
成分 |
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仅限于经饮食。运动疗法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患者或在饮食、运动疗法基础上加用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后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患者。) |
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盐酸吡格列酮可单独使用,当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单药治疗不能满意控制血糖时,它也可与磺脲、二甲双胍类或胰岛素合用。 |
|
药理作用 |
本品属噻唑烷二酮类口服抗糖尿病药,为高选择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的激动剂,通过提高外周和肝脏的胰岛素敏感性而控制血糖水平。其主要作用机理为激活脂肪、骨骼肌和肝脏等胰岛素所作用组织的PPARγ核受体,从而调节胰岛素应答基因的转录,控制血糖的生成、转运和利用。毒理研究重复给药毒性:小鼠(100mg/kg)、大鼠(≥4mg/kg)和犬(3mg/kg)经口重复给予本品(按体表面积折算,分别相当于临床推荐最大剂量的11、1和2倍),均发 |
||
注意事项 |
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3. 低血糖患者慎用;4. 避免与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同时使用;5. 定期监测血糖和肝肾功能;6. 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
鉴于盐酸吡格列酮仅在胰岛素存在的条件下才可发挥作用,故本品不宜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本品与胰岛素或其它口服降糖药合用时,患者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必要时可减少合用药物的剂量。排卵:本品同其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一样,可使伴有胰岛素抵抗的绝经前期或无排卵型妇女恢复排卵。随着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女性患者如不注意避孕,则有妊娠的可能。虽然临床前研究发现本品可致激素水平失调(见致癌性、致突变性和对生育能力影响章节),但此改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