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肺炎、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脑炎、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感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埃博拉病毒病、中东呼吸综合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穿琥宁与氯化钠。 |
本品主要成份为吉非替尼。辅料:乳糖、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K29/32、硬脂酸镁、薄膜包衣预混剂(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胃溶型)组成为:聚乙烯醇、聚乙二醇、二氧化钛、黄氧化铁、红氧化铁。 |
|
生产企业 |
漯河南街村全威制药有限公司 |
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41371 |
国药准字H20193362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肺炎、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脑炎、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感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埃博拉病毒病、中东呼吸综合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
本品单药适用于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见【注意事项】)。 |
|
用法用量 |
静脉滴注一日400-800mg分两次滴注,每次不得超过400mg,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
吉非替尼的推荐剂量为250mg(1片),一日1次,口服,空腹或与食物同服。其余详见说明书。 |
|
副作用 |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安全性特征概述:来自ISELINTEREST和IPASS三项平期临床试验(包括2462例接受吉非巷尼250mg每日一次单药治疗的患者)的汇总数据集中,最常见(发生率20%以上)的药物不良反应(ADRs)为腹泻和皮肤反应(包括皮疹、痤疮、皮肤干燥和瘙痒),一般见于服药后的第一个月内,通常是可逆性的。其余详见说明书。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期使用:目前尚无吉非替尼用于妊娠期女性的资料。在器官发生期给予可产生母体毒性剂量的吉非替尼:在大鼠中可观察到成骨不全的发生率升高,在家免中可观察到胎儿体重下降。在大鼠中未观察到畸型,仅在产生严重母体毒性的剂量下可在家免中观察到畸型。在接受吉非替尼治疗期间,要劝告育龄女性避免妊娠。哺乳期使用在接受吉非替尼治疗期间,应建议哺乳母亲停止母乳喂养。目前尚无吉非替尼用于哺乳期女性的资料。尚不知吉非替尼或其代谢产物是否会分泌入人乳,但当给予哺乳大鼠口服5mg/kg吉非替尼(按体表面积计为临床用药剂量的0.2倍),吉非替尼及某些代谢产物广泛分泌入乳汁。在大鼠妊娠及分娩期间给予吉非替尼20mg/kg/天(按体表面积计为临床用药剂量的0.7倍)的剂量,可减少幼鼠的存活率。儿童用药:目前尚无吉非替尼用于18岁以下儿童或青少年患者安全性与疗效的资料,故不推荐使用。老年用药:临床试验中在65岁及以上患者和65岁以下患者间未观察到整体安全性差异。尚无充足信息评估年龄较大和较小患者间的有效性差异。无需根据患者年龄调整剂量。见【用法用量】。 |
|
成分 |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肺炎、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脑炎、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感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埃博拉病毒病、中东呼吸综合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
本品单药适用于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见【注意事项】)。 |
|
药理作用 |
1本品对细菌内毒素引起发热的家兔有较强的解热作用,能促进发热的消退,作用迅速并可维持4小时以上;2本品有较好的抗炎作用,能对抗由二甲苯或组织胺所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并对肾上腺素急性肺水肿有明显对抗作用;3本品能缩短戊巴比妥钠引起的白鼠睡眠潜伏期,延长其睡眠时间,还能加强阈下量的戊巴比妥钠作用,引起小白鼠睡眠,该实验结果提示本品有明显的镇静作用;4本品能明显地促进大白鼠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加机体对病原体感染的应急能力;5经临床病原学诊断实验和组织培养灭活试验表明本品对流感病毒甲Ⅰ型、 |
||
注意事项 |
1.本品忌与酸、碱性药物或含有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为抗氧剂的药物配伍2.在使用过程中偶有发热、气紧现象,停止用药即恢复正常。3.药物性状改变时禁用 |
1. 服药期间避免同时使用CYP3A4强抑制剂或诱导剂;2. 监测肝功能;3.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4. 避免与食物同服;5. 出现严重皮疹或肝功能异常时需停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