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动脉循环障碍血小板高聚集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硫酸氢氯吡格雷。 |
连翘﹑金银花﹑麻黄(炙)﹑苦杏仁(炒)﹑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 |
|
生产企业 |
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 |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56410 |
国药准字Z20040063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动脉循环障碍血小板高聚集 |
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等。 |
|
用法用量 |
口服,可与食物同服也可单独服用。每日一次,每次二片。 |
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
|
副作用 |
1.对活性物质或本品任一成份过敏。2.严重肝脏损伤。3.活动性病理性出血,如消化性溃疡或颅内出血。4.哺乳(参见妊娠和哺乳)。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腹泻、恶心等。偶有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怀孕期因尚无临床上提供的有关用于妊娠的资料,谨慎起见,应避免给怀孕期妇女使用。动物实验无直接或间接的证据表明本药对怀孕,胚胎/胎儿的发育,分娩或出生后成长存在有害作用。哺乳期对大鼠的研究表明氯吡格雷和/或其代谢物从乳汁中排泄,但不清楚本药是否从人的乳汁中排出。儿童用药:尚无在儿童中使用的经验。老人用药:参见【用法用量】。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儿童用药: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老人用药:老年人伴有高血压、心脏病慎用。 |
|
成分 |
动脉循环障碍血小板高聚集 |
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等。 |
|
药理作用 |
1.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选择性地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与它的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及继发的ADP介导的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的活化,因此可抑制血小板聚集。2.氯吡格雷必须经生物转化才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氯吡格雷还能阻断其它激动剂通过释放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对血小板ADP受体的作用是不可逆的,因此暴露于氯吡格雷的血小板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受到影响,血小板正常功能的恢复速率同血小板的更新一致。氯吡格雷75mg,每日一次重复给药,从第一天开始明显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 |
||
注意事项 |
1.由于出血和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危险性,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出血的临床症状,就应立即考虑进行血细胞计数和/或其它适当的检查。2.与其它抗血小板药物一样,因创伤﹑外科手术或其它病理状态使出血危险性增加的病人和接受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肝素﹑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GPIIb/IIIa)拮抗剂或溶栓药物治疗病人应慎用氯吡格雷,病人应密切随访,注意出血包括隐性出血的任何体征,特别是在治疗的最初几周和或心脏介入治疗﹑外科手术之后。因可能使出血加重,不推荐氯吡格雷与华法林合用。(参见【药物相互作用】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腹泻、恶心等。偶有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