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癌性疼痛、肿瘤、白血病、骨转移性肿瘤、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疼痛、胸腹水、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腹水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蟾酥、生川乌、两面针、七叶一枝花、生关白附、芙蓉叶、三棱、莪术、红花、丁香、细辛、肉桂、八里麻、荜茇、甘松、山柰、乳香、没药、薄荷脑、冰片、樟脑、水杨酸甲酯、苯甲醇、二甲基亚砜。 |
本品主要成分为塞替派其 化学名称为:1,1′,1″-硫次膦基三氮丙啶。 分子式:C6H12N3PS 分子量:189.22 |
|
生产企业 |
锦州紫金药业有限公司 |
黑龙江福和华星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63321 |
国药准字H23020232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癌性疼痛、肿瘤、白血病、骨转移性肿瘤、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疼痛、胸腹水、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腹水 |
主要用于乳腺癌、卵巢癌、癌性体腔积液的腔内注射以及膀胱癌的局部灌注等,也可用于胃肠道肿瘤等。 |
|
用法用量 |
外用,贴于患处,一次1贴,一日12次。 |
静脉或肌肉注射(单一用药):一次10mg(0.2mg/kg)每日一次,连续5天后改为每周3次,一疗程总量300mg。胸腹腔或心包腔内注射:一次10~30mg,每周1~2次。膀胱腔内灌注:每次排空尿液后将导尿管插入膀胱内向腔内注入60mg,溶于生理盐水60ml,每周1~2次,10次为一疗程。动脉注射:每次10~20mg用法同静脉。 |
|
副作用 |
局部皮肤可能发红、瘙痒,偶见皮疹。 |
对本药过敏者,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严重骨髓抑制者 |
|
禁忌 |
|
|
|
成分 |
癌性疼痛、肿瘤、白血病、骨转移性肿瘤、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疼痛、胸腹水、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腹水 |
主要用于乳腺癌、卵巢癌、癌性体腔积液的腔内注射以及膀胱癌的局部灌注等,也可用于胃肠道肿瘤等。 |
|
药理作用 |
塞替派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在生理条件下,形成不稳定的亚乙基亚胺基,具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塞替派是多功能烷化剂,能抑制核酸的合成,与DNA发生交叉联结,干扰DNA和RNA的功能,改变DNA的功能,故也可引起突变。体外试验显示可引起染色体畸变,在小鼠的研究中可清楚看到有致癌性,但对人尚不十分清楚。近年来证明本品对垂体促卵泡激素含量有影响。 |
||
注意事项 |
外用,贴于患处,一次1贴,一日12次。 |
1.妊娠初期的3个月应避免使用此药,因其有致突变或致畸胎作用,可增加胎儿死亡及先天性畸形。 2.下列情况应慎用或减量使用: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感染、肾功能损害、肿瘤细胞浸润骨髓、有泌尿系结石史和痛风病史。 3.用药期间每周都要定期检查外周血象,白细胞与血小板及肝、肾功能。停药后3周内应继续进行相应检查,已防止出现持续的严重骨髓抑制 4.肝肾功能较差时,本品应用较低的剂量。 5.在白血病、淋巴瘤病人中为防止尿酸性肾病或高尿酸血症,可给予大量补液(或)给予别嘌呤醇。 6.尽量减少与其它烷化剂联合使用,或同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