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寒湿痹痛、关节疼痛、腰腿疼痛、肌肉酸痛、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腱鞘炎、滑膜炎、骨质增生、骨折后遗症、肌肉劳损、肌肉僵硬、肌肉痉挛、肌肉萎缩、肌肉疲劳、肌肉酸痛、肌肉拉伤、肌肉扭伤、肌肉肿胀、肌肉僵硬、肌肉痉挛、肌肉萎缩、肌肉疲劳、肌肉酸痛、肌肉拉伤、肌肉扭伤、肌肉肿胀、肌肉僵硬、肌肉痉挛、肌肉萎缩、肌肉疲劳、肌肉酸痛、肌肉拉伤、肌肉扭伤、肌肉肿胀。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川芎、侧柏叶、独活、柴胡、乌药、陈皮、艾叶、红花、干姜、铁粉。 |
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Na(妊娠分级:B;D-如在妊娠晚期或临近分娩时用药) |
|
生产企业 |
合肥凯华制药有限公司 |
先声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34021012 |
国药准字H20023856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寒湿痹痛、关节疼痛、腰腿疼痛、肌肉酸痛、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腱鞘炎、滑膜炎、骨质增生、骨折后遗症、肌肉劳损、肌肉僵硬、肌肉痉挛、肌肉萎缩、肌肉疲劳、肌肉酸痛、肌肉拉伤、肌肉扭伤、肌肉肿胀、肌肉僵硬、肌肉痉挛、肌肉萎缩、肌肉疲劳、肌肉酸痛、肌肉拉伤、肌肉扭伤、肌肉肿胀、肌肉僵硬、肌肉痉挛、肌肉萎缩、肌肉疲劳、肌肉酸痛、肌肉拉伤、肌肉扭伤、肌肉肿胀。 |
用于: ①缓解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慢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期或持续性的关节肿痛症状; ②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 ③急性的轻、中度疼痛如:手术、创伤、劳损后等的疼痛,原发性痛经,牙痛,头痛等。 |
|
用法用量 |
外用,拆去外包装,将内袋物搓揉均匀,开始发热后,放在疼痛处熨敷(过热时可另垫衬布),根据病痛随时可使用,一次1袋或数袋。 |
口服:本品须整粒吞服,勿嚼碎。一次100mg(1粒),一日1次,或遵医嘱。 |
|
副作用 |
孕妇禁用。 |
对患者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高过敏体质者禁用,儿童慎用。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消炎药过敏者对本品可有交叉过敏反应;对阿司匹林过敏的哮喘患者,本品也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对这类患者禁用;有肛门炎症者禁用。 |
|
禁忌 |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孕妇禁用。 |
儿童注意事项: 14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本品。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本品可通过胎盘。动物试验对胎鼠有毒性,但不致畸。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老人注意事项: 本品可致或加重老年人胃肠道出血、胃溃疡和穿孔,慎用。 |
|
成分 |
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寒湿痹痛、关节疼痛、腰腿疼痛、肌肉酸痛、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腱鞘炎、滑膜炎、骨质增生、骨折后遗症、肌肉劳损、肌肉僵硬、肌肉痉挛、肌肉萎缩、肌肉疲劳、肌肉酸痛、肌肉拉伤、肌肉扭伤、肌肉肿胀、肌肉僵硬、肌肉痉挛、肌肉萎缩、肌肉疲劳、肌肉酸痛、肌肉拉伤、肌肉扭伤、肌肉肿胀、肌肉僵硬、肌肉痉挛、肌肉萎缩、肌肉疲劳、肌肉酸痛、肌肉拉伤、肌肉扭伤、肌肉肿胀。 |
用于: ①缓解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慢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期或持续性的关节肿痛症状; ②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 ③急性的轻、中度疼痛如:手术、创伤、劳损后等的疼痛,原发性痛经,牙痛,头痛等。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本品的镇痛、抗炎作用是通过对环氧化酶有抑制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尚有一定抑制脂氧酶而减少白三烯、缓激肽等产物的作用。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大鼠经口LD50为150mg/kg;小鼠经口LD50为390mg/kg。 |
||
注意事项 |
1.皮肤破伤处不宜使用; 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皮肤过敏者停用; 3.小儿、年老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使用时防止皮肤烫伤; 5.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6.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8.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1)交叉过敏:对阿司匹林或其它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对本品可有交叉过敏反应,对阿司匹林过敏的哮喘患者,本品也可引起支气管痉挛。 (2)有肝、肾功能损害或溃疡病史者慎用。用药期间应常规随访检查肝肾功能。 (3)本品因含钠,对限制钠盐摄入量的病人应慎用。 (4)对诊断的干扰:本品可致血清转氨酶一过性升高,血清尿酸含量下降,尿酸含量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