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大便秘结等症。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穿心莲、栀子、竹叶卷心、珍珠层粉、人工牛黄、石膏、硝石等。 |
吡诺克辛钠 化学名:1-羟-5-氧-5H-吡啶并-[3,2-a]-吩恶嗪-3-羧酸-水合物; 化学结构:(见图) 分子式: C16H18N2O5 分子量:348.25 |
|
生产企业 |
广州白云山奇星药业有限公司 |
湖北远大天天明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44022795 |
国药准字H1999330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大便秘结等症。 |
主要治疗初期老年性白内障、轻度糖尿病性白内障或并发性白内障等。 |
|
用法用量 |
口服。成人一次2片,一日3次;儿童一次1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 |
用法用量: 滴眼,每日3~4次,每次1~2滴。 ①、旋开滴瓶的白色大盖; ...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极少数患者可有轻微眼部刺痛。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大便秘结等症。 |
主要治疗初期老年性白内障、轻度糖尿病性白内障或并发性白内障等。 |
|
药理作用 |
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对二甲苯所致小白鼠耳廓炎症及棉球刺激大白鼠皮下肉芽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名贵退热良药羚羊角水煎液及阿斯匹林一样,对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引起的家兔发热和啤酒酵母引起的大白鼠发热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并随药量增大而作用增强,并未发现毒副作用。 |
研究表明,白内障形成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晶状体内可溶蛋白质受醌类物质作用,逐渐变成不溶性蛋白质所致。醌类物质系由体内重要功能氨基酸 ---色氨酸的异常代谢所形成。此种醌类物质对晶状体可溶蛋白质的作用可被吡诺克辛钠竞争性抑制。另外,吡诺克辛钠还可对抗自由基对晶状体损害而导致的白内障。因此,本品对白内障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功效。动物实验显示,吡诺克辛钠能减少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后囊膜混浊的发生率。 |
|
注意事项 |
请遵医嘱。 |
1. 使用前须将药片投入溶剂中,待药物完全溶解后,方可使用。 2. 片剂溶入溶剂后,应连续使用,在20天内用完。 3. 滴眼时避免眼药瓶滴口与眼接触,防止滴眼液污染。 4. 本品宜避光、密闭保存。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