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性骨关节炎(关节病、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治疗。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为美洛昔康,其化学名为4-羟基-2-甲基-N-(5-甲基-2-噻唑基)-2H-1,2-苯并噻嗪-3-甲酰胺-1,1,-二氧化物。 |
本品主要成份为:醋氯芬酸。 |
|
生产企业 |
先声药业有限公司 |
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30487 |
国药准字H2009001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性骨关节炎(关节病、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治疗。 |
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椎炎等引起的疼痛和炎症的症状治疗。 |
|
用法用量 |
类风湿性关节炎:每天15毫克,根据治疗后反应,剂量可减至7.5毫克/天。骨关节炎:7.5毫克/天,如果需要,剂量可增至15毫克/天。对于不良反应有可能增加的病人:治疗开始剂量7.5毫克/天。严重肾衰竭的病人透析时:剂量不应超过7.5毫克/天。儿童适用的剂量尚未确定,目前只限于成人使用。每日最大建议剂量为15毫克,用水或流质送服吞咽。 |
口服:必须整片吞服,勿嚼碎。每次0.2g(一片),每日一次,或遵医嘱。 |
|
副作用 |
对本品过敏者,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者,严重肝功能不全者,非透析严重肾功能不全者,使用乙酰水杨酸或其他NSAID后出现哮喘、鼻腔息肉、血管水肿或荨麻疹等症状的病人,小于15岁的儿童、青少年,及妊娠、哺乳期妇女忌用。 |
根据临床试验结果及相关文献报道,本品的不良反应有:1、常见不良反应胃肠道系统失调:消化不良、腹痛、恶心和腹泻。肝胆:肝酶升高2、偶见不良反应(发生率1%-0.1%)-般为头晕。胃肠道系统:胀气、胃炎、便秘、呕吐、溃疡性口腔粘膜炎。皮肤:瘙痒、皮疹、皮炎、湿疹。代谢和营养:尿素氨和肌酐升高。3、罕见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0.1%)-般有头痛、疲倦、面部浮肿、过敏症状、体重增加。血液: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心血管:水肿、心悸、腓肠肌痉挛、潮红、紫癜。泌尿系统:间质性肾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感觉障碍、震颤。胃肠道系统障碍方面:胃肠出血和溃疡、出血性腹泻、肝炎或胰腺炎、柏油状大便、口腔粘膜炎症。皮肤:湿疹。代谢和营养:碱性磷酸酶升高,高钾血症。精神病学方面:抑郁、多梦、嗜睡、失眠。眼睛:视觉异常。其他:味觉倒错、脉管炎。如其它的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发生严重的皮肤粘膜的超敏反应。 |
|
禁忌 |
儿童注意事项: 儿童的适用剂量尚未确定,儿童和年龄小于15岁的青少年禁用。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虽然在临床前的试验中没有发现致畸作用,但美洛昔康片不应用于孕妇和哺乳者。 老人注意事项: 对可能有肝、肾及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应慎用。 |
|
|
成分 |
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性骨关节炎(关节病、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治疗。 |
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椎炎等引起的疼痛和炎症的症状治疗。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烯醇酸类非甾体抗炎药(NSAID),具有较强的消炎、止痛和退热作用。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对环氧化酶-2(COX~2)有选择性抑制作用,较其它NSAID更具有安全性。 |
||
注意事项 |
与使用其他的NSAID一样,对于具有上消化道病史和正在使用抗凝剂的病人使用本品应该注意,若出现消化性溃疡或胃肠道出血应该停止使用本品。对出现粘膜与皮肤不良反应的病人应特别注意并且考虑停止使用本品。NSAID对在维持肾灌注中起支持作用的肾前列腺素的合成有抑制作用,因此对于肾血流和血容量减少的病人,使用NSAID可能助长明显的肾脏失代偿,但停用NSAID后,肾功能通常恢复到用药前水平。下列病人最有可能出现上述反应:脱水病人、充血性心脏衰竭病人、肝硬变病人、肾病变综合疾病人、明显的肾疾病患者 |
1.口服时必须整片吞服,勿嚼碎。嚼碎会影响缓释效果,增加副作用发生的可能性。 2.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或有消化道溃疡、脑血管出血、溃疡性结肠炎、Crobn's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卟啉病及造血和凝血功能障碍病史患者应慎用或在密切监控下使用; 3.轻度、中度肝、肾、心功能不全者以及有体液潴留、用利尿药治疗或其他同样有低血容量危险的患者应慎用; 4.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后出现头晕和中枢神经系统其它障碍的患者应避免开车或从事机械操作; 5.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患者应经常检查,以防对肝肾功能和血细胞计数的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