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抗微循环障碍药。 1.大脑与外周循环障碍引起的下列症状:头晕、耳鸣、注意力分散、精神混乱、记忆力减退、应激性或睡眠节律紊乱、行走与躺卧时小腿痉挛、感觉异常、四肢发冷和肢体营养不良。 2.偏头痛的防治。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化学名称:(E)-1-[双(4-氟苯基)甲基]-4(2-丙烯基-3-苯基)-哌嗪二盐酸盐。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26H26F2N2·2HCl分子量:477.42 |
氢溴酸西酞普兰。 |
|
生产企业 |
武汉田田药业有限公司 |
美吉斯制药(厦门)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20094 |
国药准字H2005043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抗微循环障碍药。 1.大脑与外周循环障碍引起的下列症状:头晕、耳鸣、注意力分散、精神混乱、记忆力减退、应激性或睡眠节律紊乱、行走与躺卧时小腿痉挛、感觉异常、四肢发冷和肢体营养不良。 2.偏头痛的防治。 |
抑郁性精神障碍(内源性及非内源性抑郁)。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5~10毫升,一日1次,睡前服用。 |
成人: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剂每日服用1次。开始剂量每日1片(20mg),如临床需要,可增加至每日2片(40mg)或最高剂量每日3片(60mg)。超过65岁的病人,剂量减半,即每日0.5片-1.5片(10-30mg)。抗抑郁剂治疗属于对症治疗,必须持续适当长的时间,一般来说对躁狂性-抑郁精神障碍需4-6个月。若出现失眠或严重的静坐不能,在急性期建议辅予镇静剂治疗。 |
|
副作用 |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急性脑出血性疾病及脑梗塞急性期的患者禁用。 3.有抑郁病史、巴金森病或其它锥体外系疾患者禁用。 4.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
禁忌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联合使用;对本品和/或本品中任何成份过敏者禁用。 |
|
禁忌 |
儿童注意事项: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禁用。 老人注意事项: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
儿童注意事项: 儿童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还未确定。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西酞普兰对人怀孕期的安全性尚未确定。因此,除非对于病人的好处远远超过理论上可能对胎儿或婴儿带来的风险,否则怀孕期及授乳期内不应服用。 老人注意事项: 超过65岁的老年患者应酌情减量,具体见【用法用量】。 |
|
成分 |
抗微循环障碍药。 1.大脑与外周循环障碍引起的下列症状:头晕、耳鸣、注意力分散、精神混乱、记忆力减退、应激性或睡眠节律紊乱、行走与躺卧时小腿痉挛、感觉异常、四肢发冷和肢体营养不良。 2.偏头痛的防治。 |
抑郁性精神障碍(内源性及非内源性抑郁)。 |
|
药理作用 |
本品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的钙通道阻滞剂,能减少静脉收缩,防止各种原因刺激下Ca2+过量药膜进入细胞而造成细胞损害。 |
氢溴酸西酞普兰是一种很强的、具有选择性的5-羟色胺摄取抑制剂,具有抗抑郁作用。特别感兴趣的是这种药物对胆碱能毒蕈碱受体、组织胺受体和α一肾上腺素能受体无抑制作用。若这些受体被抑制,则会产生很多抗抑郁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如口干、镇静,体位性低血压等。氢溴酸西酞普兰对内源性和非内源性抑郁的病人同样有效。其抗抑郁作用通常在2-4周后建立。氢溴酸西酞普兰不影响心脏传导系统和血压。这一点对于老年病人尤为重要。另外,氢溴酸西酞普兰也不影响血液、肝、及肾等系统。氢溴酸西酞普兰的少见的副作用和最轻度镇静的特性使它特别适用于长期治疗。而且,氢溴酸西酞普兰既不会导致体重增加,也不会强化酒精的作用。 |
|
注意事项 |
1.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2.如用药后出现抑郁、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症状缓解后酌情降低剂量重新开始治疗。 3.由于可能引起困倦,驾驶车辆或操纵机器者应注意。 |
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病人不可同时使用氢溴酸西酞普兰。停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十四天后方可使用氢溴酸西酞普兰。但如使用半衰期短的可逆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吗氯贝胺,则可于停药一天后使用氢溴酸西酞普兰。肝功能不全的病人应以低剂量开始治疗,并仔细监测。因本品解除抑制的作用可先于抗抑郁作用,所以病人在出现明显抑郁缓解之前仍可能持续存在自杀的可能性。如病人进入躁狂期,应停用氢溴酸西酞普兰,并给予精神抑制药(如珠氯噻醇)以作适当治疗。对驾驶及损伤机械能力的影响:氢溴酸西酞普兰对认知性及精神运动性行为甚少或无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