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可用于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突发性耳聋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糖尿病等。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葛根素。 葛根素的化学名称为:8-β-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 分子式:C21H20O9 分子量:416.4 辅料为葡萄糖,EDTA-2Na和注射用水,加适量NaOH或HCl调节pH值。 |
本品主要成份为贝前列素钠。 |
|
生产企业 |
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 |
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45632 |
国药准字H20083588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可用于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突发性耳聋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糖尿病等。 |
改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引起的溃疡、间歇性跛行、疼痛和冷感等症状。 |
|
用法用量 |
静脉滴注:0.4~0.6g/次,每日1次,15天为一疗程。 |
通常,成人饭后口服。一次40μg,一日三次。 |
|
副作用 |
1、严重肝、肾损害、心衰及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禁用。 2、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3、对本药过敏或过敏体质者禁用。 |
1.严重不良反应:(1)出血倾向:脑出血(低于0.1%)、消化道出血(低于0.1%)、肺出血(发生率不明),眼底出血(低于0.1%),应密切观察、如出现异常时,应停止给药,给予适当的处置。(2)休克(发生率低于0.1%):有引起休克的报告,应密切观察,如发现血压降低、心率加快、面色苍白、恶心等症状时,应停止给药,给予适当的处置。(3)间质性肺炎(发生率不明):曾有出现间质性肺炎的报告,应密切观察,如出现异常时,应停止给药,给予适当的处置。(4)肝功能低下(发生率不明):曾有出现黄疸和GOT、GPT升高等肝功能异常的报告,应密切观察,如出现异常时,应停止给药,给予适当的处置。(5)心绞痛(发生率不明):曾有发生心绞痛的报告,如出现异常时,应停止给药,给予适当的处置。(6)心肌梗塞(发生率不明):曾有发生心肌梗塞的报告,如出现异常时,应停止给药,给予适当的处置。2.其他不良反应:有发生下列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应密切观察,并给予适当的处置。详见说明书表格。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妊娠或可能妊娠的妇女禁服本品(有关妊娠期间用药的安全性尚未确立)。2.哺乳期妇女应避免服用本品,必须服用时,应停止哺乳(大鼠的动物实验表明,本药可以在乳汁中分布)。儿童用药:儿童服药的安全性尚未确立(没有使用经验)。老年用药:老年患者服用时应注意用药量(通常老年人生理功能有所下降)。 |
|
成分 |
可用于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突发性耳聋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糖尿病等。 |
改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引起的溃疡、间歇性跛行、疼痛和冷感等症状。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由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根中提出的一种黄酮苷。动物试验表明 (1)对平滑肌的影响葛根中的多种总黄酮化合物有舒张平滑肌的作用,而收缩成分则可能为胆碱、乙酰胆碱和卡塞因R等物质。 (2)对体温的影响兔耳静脉注射过期伤寒菌苗人工发热,口服20%葛根煎剂或20%乙醇浸剂后,体温降低,浸剂作用尤为明显。 (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葛根对正常和高血压的动物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有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可使正常和痉挛状态的冠状动脉扩张,于静脉注射30mg/kg后,冠脉血流量可增加40%,血管阻力降低29%。葛根素还可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中5-HT释放。毒理作用葛根的酒浸膏、水溶性提取物、总黄酮和卡塞因R静脉注射的LD50(小鼠)分别为2.1±1.0,1.044、1.6~2.1和0.0375g/kg,静脉注射1g/kg葛根素不致小鼠死亡,小鼠腹腔注射0.8g/kg黄豆甙元无中毒症状。小鼠每天口服酒浸膏10和20g/kg共3天,或一次口服黄豆甙元1和5g/kg,未见中毒症状。每天口服酒浸膏1g/kg或黄豆甙元25mg、50mg和100mg/kg连续2个月,狗每天口服酒浸膏2g/kg,连续14天,或黄豆甙元25和50mg/kg,连续2个月,不影响动物的行为,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肝、脾、肺、肾等实质器官也无改变。 |
||
注意事项 |
1、使用本品者应定期监测胆红素、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及尿常规。 2、出现寒战、发热、黄疸、腰痛、尿色加深等症状者,需立即停药,及时治疗。 3、血容量不足者应在短期内补足血容量后使用本品。 4、本品使用前请详细检查,如有溶液混浊、封口松动、袋身破裂、渗漏者,请勿使用。 5、葛根素在低温下易析出,使用前仔细检查,如有析出物,室温25℃左右溶解澄清后使用。 |
下列患者请慎重服药: (1)正在使用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血栓溶解剂的患者。 (2)月经期的妇女。 (3)有出血倾向及其因素的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