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预防脑血管、心血管及周围动脉硬化伴发的血栓栓霉性疾病。其中包括首发与再发脑卒中,暂时性脑缺血发作与单眼视觉缺失、冠心病及间歇性跛行等,亦可用与体外循环心外科手术以预防血小板丢失,慢性肾透析以增加透析器的功能。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主要成分:盐酸噻氯匹定。 |
本品活性成份为替格瑞洛。 |
|
生产企业 |
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 |
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19980186 |
国药准字J20130020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适用于预防脑血管、心血管及周围动脉硬化伴发的血栓栓霉性疾病。其中包括首发与再发脑卒中,暂时性脑缺血发作与单眼视觉缺失、冠心病及间歇性跛行等,亦可用与体外循环心外科手术以预防血小板丢失,慢性肾透析以增加透析器的功能。 |
本品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或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包括接受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降低血栓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氯吡格雷相比,本品可以降低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复合终点的发生率,两治疗组之间的差异来源于心血管死亡和心肌梗死,而在卒中方面无差异。 在ACS患者中,对本品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阿司匹林维持剂量大于100 mg会降低替格瑞洛减少复合终点事件的临床疗效,因此,阿司匹林的维持剂量不能超过每日100mg。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片(0.25g),一日1次,就餐时服用以减少轻微的胃肠道反应。 |
口服。本品可在饭前或饭后服用。 本品起始剂量为单次负荷量180mg(90mg2片),此后每次1片(90mg),每日两次。 除非有明确禁忌,本品应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在服用首剂负荷阿司匹林后,阿司匹林的维持剂量为每日1次,每次75~100mg。 已经接受过负荷剂量氯吡格雷的ACS患者,可以开始使用替格瑞洛。 治疗中应尽量避免漏服。如果患者漏服了一剂,应在预定的下次服药时间服用一片90mg(患者的下一个剂量)。 本品的治疗时间可长达12个月,除非有临床指征需要中止本品治疗(见【药理毒理】)。超过12个月的用药经验目前尚有限。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过早中止任何抗血小板药物(包括本品)治疗,可能会使基础病引起的心血管死亡或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因此,应避免过早中止治疗。 特殊人群 儿童患者:本品在18岁以下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肾功能损害患者:肾脏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见【药代动力学】)。尚无本品用于肾透析患者的相关信息。 肝功能损害患者:轻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尚未在中-重度肝损害患者对本品进行研究,因此,本品禁用于中-重度肝损害患者。 |
|
副作用 |
血友病或其他出血性疾病患者、粒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患者溃疡病及活动性出血患者均不应使用此药。严重的肝功能损害患者,由于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往往增加出血的危险,故本品不宜使用。对本品过敏者。 |
详见说明书。 |
|
禁忌 |
儿童注意事项: 儿童中应用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本品可以透过胎盘屏障及进入母乳,应避免用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老人注意事项: 老年人中应用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尚无有关怀孕妇女使用替格瑞洛治疗的对照研究。动物研究显示,母体接受约5~7倍人体最大推荐用药剂量(MRHD,根据体表面积)时,替格瑞洛会引发胎儿畸形。只有潜在获益大于对胎儿的风险时,才能在怀孕期间使用替格瑞洛。哺乳替格瑞洛或其活性代谢产物是否会分泌到人乳中仍是未知。替格瑞洛可通过大鼠乳汁分泌。由于许多药物可分泌至人乳中,且替格瑞洛对哺乳婴儿有潜在严重不良反应可能,因此,应在考虑替格瑞洛对母亲的重要性后,在决定是停止哺乳还是中止药物。儿童用药:本品对18岁以下儿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老年用药: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见【用法用量】。在PLATO研究中,43%的患者≥65岁,15%的患者≥75岁。各治疗组和年龄组的相对出血风险是相似的。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的安全性或有效性总体无差异。然而,根据临床经验并不能确定老年与年轻患者之间的药效差异是一致的,某些老年患者对药物更为敏感的情况不能排除。 |
|
成分 |
本品适用于预防脑血管、心血管及周围动脉硬化伴发的血栓栓霉性疾病。其中包括首发与再发脑卒中,暂时性脑缺血发作与单眼视觉缺失、冠心病及间歇性跛行等,亦可用与体外循环心外科手术以预防血小板丢失,慢性肾透析以增加透析器的功能。 |
本品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或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包括接受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降低血栓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氯吡格雷相比,本品可以降低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复合终点的发生率,两治疗组之间的差异来源于心血管死亡和心肌梗死,而在卒中方面无差异。 在ACS患者中,对本品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阿司匹林维持剂量大于100 mg会降低替格瑞洛减少复合终点事件的临床疗效,因此,阿司匹林的维持剂量不能超过每日100mg。 |
|
药理作用 |
噻氯匹定为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血小板的活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二磷酸腺苔(ADP)起关键作用。当二磷酸腺苔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活化血小板膜表面的纤维蛋白膜受体(糖蛋白II_III复合物),并使其结合纤维蛋白原进而引起血小板聚集(I期聚集)。噻氯匹定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包括I期及II期聚集)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且作用持久。此外,噻氯匹定可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与血液粘滞性,并提高全血与红细胞的滤过率。 |
||
注意事项 |
为避免外科及口腔科择期手术中出血量增多,术前10-14应停用本药,若术中出现紧急情况可输新鲜血小板帮助止血。静脉注射甲泼尼松龙20mg可使出血时间在2小时内恢复正常。严重的肾功能损害患者,由于肾清除率降低,导致血药浓度升高,从而加重肾功能损害,故使用本品时候应密切监测肾功能,必要时可减量。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象,最初3个月内每两周一次,一旦出现白细胞或血小板下降即应停药,并继续监测至恢复正常。本品宜于进餐时服药,因食物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并减低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服用本品时候若患者受伤且导致继发性出血的危险时,应暂停服本药。为避免加重出血,择期手术(包括拔牙)前10-24天应停用本品。用药过程中若发生出血合并症,输血小板可帮助止血。 |
1. 服用期间避免饮酒;2.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3. 有出血倾向患者慎用;4. 定期监测肝肾功能;5. 与抗凝药物联用时需注意出血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