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关节炎、腱鞘炎.亦可用于缓解肌肉骨骼扭伤、挫伤、损伤以及痛经等所致的疼痛.运动系统(如:关节、肌肉及肌腱)的镇痛消炎,亦用于多种疾病引起的疼痛的对症治疗.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萘普生钠, |
桂枝、茯苓、桃仁、白芍、牡丹皮 |
|
生产企业 |
浙江迪耳药业有限公司 |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33022543 |
国药准字Z10950005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关节炎、腱鞘炎.亦可用于缓解肌肉骨骼扭伤、挫伤、损伤以及痛经等所致的疼痛.运动系统(如:关节、肌肉及肌腱)的镇痛消炎,亦用于多种疾病引起的疼痛的对症治疗. |
活血、化瘀。用于妇人淤血阻络所致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包块,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见上述症候者 |
|
用法用量 |
口服 1 成人常用量①抗风湿:一次2.5-5粒。每天早晚各1次,或早晨服2.5粒,晚上服5粒;②镇痛:首次5粒,以后一次2.5粒,必要时每6~8小时1次;③痛风性关节炎:首次7.5粒,以后一次2.5粒,每8小时1次,直到急性发作停止;④痛经:首次5粒,以后必要时2.5粒,每6~8小时1次。 2 儿童常用量抗风湿:每日按体重10mg/kg,分2次服.或遵医嘱。 |
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饭后服。经期停服。疗程3个月,或遵医嘱 |
|
副作用 |
对本品或同类药有过敏史,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引起过哮喘、鼻炎及鼻息肉综合征者,均应禁用;胃、十二指肠活动性溃疡患者禁用。 |
偶见药后胃脘不适,隐痛,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
|
禁忌 |
儿童注意事项: 小儿常用量抗风湿,每日按体重10mg/kg,分2次服。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禁用。 老人注意事项: 1.抗风湿,一次0.25g~0.5g,每天早晚各1次,或早晨服0.25g,晚上服0.5g。2.止痛,首次0.5g以后一次0.25g,必要时每6~8小时1次。3.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首次0.7g,以后一次0.25g,每8小时1次,直到急性发作停止。 |
|
|
成分 |
用于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关节炎、腱鞘炎.亦可用于缓解肌肉骨骼扭伤、挫伤、损伤以及痛经等所致的疼痛.运动系统(如:关节、肌肉及肌腱)的镇痛消炎,亦用于多种疾病引起的疼痛的对症治疗. |
活血、化瘀。用于妇人淤血阻络所致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包块,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见上述症候者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其镇痛、抗炎、解热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起作用。 |
调节血流变、改善血 液的“粘、浓、凝、聚”。 抑制血小板凝集, 抑制血栓形成,对实验性DIC有预防作用。 镇痛:对外周性及中枢性 疼痛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抗炎:对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对子宫平滑肌的双向调节作用:兴奋与抑制。 调节内分 泌:有类似LHRH作用与弱抗磁性激素作用。 调节免疫:增强免疫功能,抗自身免疫。 抗肿瘤。 调节血流变、改善血 液的“粘、浓、凝、聚”。 抑制血小板凝集, 抑制血栓形成,对实验性DIC有预防作用。 镇痛:对外周性及中枢性 疼痛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抗炎:对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对子宫平滑肌的双向调节作用:兴奋与抑制。 调节内分 泌:有类似LHRH作用与弱抗磁性激素作用。 调节免疫:增强免疫功能,抗自身免疫。 抗肿瘤。 |
|
注意事项 |
1交叉过敏.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对本品也易过敏。 2对诊断的干扰:可影响尿5-羟吲哚醋酸(5-HIAA)及17-酮类固醇的测定值。 3下列情况应慎用:有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时、哮喘、心功能不全或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 4长期用药应定期进行肝、肾功能、血象及眼科检查,须根据患者对药物的反应而调整剂量,一般应用最低的有效量。 5饮酒同时服用本品,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增多。 6本品对胎儿的影响研究尚不充分。由于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可使胎儿动脉导管早闭,又因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导致难产或产程延长;本品分泌入乳汁中的浓度相当于血药浓度的l%,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 72岁以下儿童禁用。8老年人应慎用。 |
1 孕妇忌服,或遵医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