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镇咳祛痰药。用于过敏性咳嗽,因感冒引起的支气管炎,支气管充血性咳嗽,气喘等各种呼吸道症状。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氨溴酸右美沙芬、愈创木酚甘油醚、盐酸甲基麻黄碱、马来酸氯苯那敏。 |
主要成分:布地奈德化学名称:16α,17α-22R,S-丙基亚甲基二氧-孕甾-1,4-二烯-11β,21-二羟基-3,20-二酮。分子式:C25H34O6分子量:430.5 |
|
生产企业 |
沈阳津昌制药有限公司 |
AstraZeneca Pty Ltd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1024339 |
注册证号H20140474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镇咳祛痰药。用于过敏性咳嗽,因感冒引起的支气管炎,支气管充血性咳嗽,气喘等各种呼吸道症状。 |
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替代或减少口服类固醇治疗。建议在其它方式给予类固醇治疗不适合时应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
|
用法用量 |
口服。成人一次10毫升,一日3次 |
如果发生哮喘恶化,布地奈德每天用药次数和(或)总量需要增加。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应经合适的雾化器给药。根据不同的雾化器,病人实际吸入的剂量为标示量的40~60%。雾化时间和输出药量取决于流速、雾化器容积和药液容量。对大多数雾化器,适当的药液容量为2~4毫升。详见说明书。 |
|
副作用 |
头3个月孕妇禁用。 |
布地奈德的耐受性好,大多数不良反应都很轻,且为局限性。布地奈德引起的全身作用和口咽并发症与剂量有关。每天服用1.6mg或更多布地奈德,且长期单独使用的病人中,有50%(n=10)的病人出现类固醇过量的临床表现。已见报道的不良反应(>1%)包括:声嘶、溃疡、咽部疼痛不适、舌部和口腔刺激、口干、咳嗽和口腔念珠菌病。如果发生口咽念珠菌病,可用适当的抗真菌药治疗,并继续使用布地奈德,让病人在每次吸入后漱口,可使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减至最低。详见说明书。 |
|
禁忌 |
儿童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妊娠头3个月妇女禁用。 老人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慎用。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在动物研究中发现布地奈德可透过胎盘屏障。和其他类固醇激素一样,布地奈德皮下给药后在兔子和大鼠中已发现胚胎发育异常。大鼠吸入后也见到相似的作用。这些发现与人的相关性还没有确定。大量的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及世界范围的上市后使用经验未发现怀孕期间使用吸入布地奈德会对胚胎及新生儿产生不良作用。与其它药物一样,怀孕期间使用布地奈德应当权衡其对母体的益处及其对胚胎的可能风险。如果在怀孕时不能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最好选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因为其全身作用较低。对于在怀孕期间母亲应用大量糖皮质激素的婴儿,应注意观察,小心其肾上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没有关于布地奈德进入母乳的报道,建议使用布地奈德的妇女停止母乳喂养。儿童用药:见【用法用量】。老年用药:同成人。 |
|
成分 |
镇咳祛痰药。用于过敏性咳嗽,因感冒引起的支气管炎,支气管充血性咳嗽,气喘等各种呼吸道症状。 |
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替代或减少口服类固醇治疗。建议在其它方式给予类固醇治疗不适合时应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中氢溴酸右美沙芬系中枢性镇咳药。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镇咳。其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等或稍强,无镇痛作用或成瘾性。愈创木酚甘油醚为恶心性祛痰剂、口服后对胃黏膜的化学性刺激,可反射性引起支气管分泌增加,减少痰的黏度,使痰易于排出,从而产生祛痰止咳作用。并有轻微防腐作用。盐酸甲基麻黄碱可直接激动肾上腺素受体,也可通过促使肾上腺素能神经未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而间接激动肾上腺素受体,对α受体和β受体均有激动作用。可舒张支气管并收缩局部血管,其作用时间较长;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使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有较肾上腺素更强的兴奋中枢神经作用。马来酸氯苯那敏通过拮抗H1受体而对抗组胺的过敏效应,本品不影响组胺代谢,也不阻止体内组胺的释放。此外尚有抗M一胆碱受体及中枢抑制作用,甲基麻黄碱的中枢兴奋作用可为氯苯那敏抵消。 |
||
注意事项 |
1本品服用一周,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 2对本品成分过敏者禁用; 3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者工作期间禁用; 4儿童用量咨询医师或药师; 5痰量多者、哮喘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患者慎用; 6当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 7如服用过量或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就医;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1.布地奈德不适用于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因此布地奈德不宜单独用于治疗哮喘续状态或其它哮喘急性发作,后者需加强治疗措施。 2.对于由口服类固醇转为布地奈德治疗的病人,需要特别小心,因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需要几个月才能完全恢复。在哮喘加重或严重发作期间,病人需要额外口服类固醇。建议这些病人随身带警示卡(见临床管理:口服皮质类固醇依赖的病人)。 3.以前曾接受高剂量类固醇全身治疗的病人,从口服治疗改用布地奈德治疗时,可能再发生早期的过敏状,例如:鼻炎湿疹因为布地奈德的全身类固醇作用较低(见临床管理:口服皮质类固醇依赖的病人)。 4.高剂量的糖皮质类固醇可能会掩盖一些已有感染的症状,也可能在使用时产生新的感染。对患活动或静止期肺结核的病人或呼吸系统的真菌、细菌或病毒感染者,需特别小心。 5.由于在长期高剂量治疗过程,发现部分病人有一定程度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因此建议进行血液学和肾上腺功能的监测。 6.当存在气胸气囊肿或纵隔气肿等情况时,不宜通过正压输送系统(如IPPB)给药,除非已进行特殊的引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