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镇咳祛痰药。用于过敏性咳嗽,因感冒引起的支气管炎,支气管充血性咳嗽,气喘等各种呼吸道症状。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氨溴酸右美沙芬、愈创木酚甘油醚、盐酸甲基麻黄碱、马来酸氯苯那敏。 |
本品主要成份为克拉霉素,其化学名称为:6-0-甲基红霉素。 |
|
生产企业 |
沈阳津昌制药有限公司 |
国药集团汕头金石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1024339 |
国药准字H19991164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镇咳祛痰药。用于过敏性咳嗽,因感冒引起的支气管炎,支气管充血性咳嗽,气喘等各种呼吸道症状。 |
适用于克拉霉素敏感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鼻咽感染:包括扁桃体炎、咽炎、副鼻窦炎。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支气管炎、细菌性肺炎、除SARS外的非典型肺炎。皮肤软组织感染:脓疱病、丹毒、毛囊炎、疖和伤口感染。急性中耳炎、肺炎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尿道炎及宫颈炎等。也用于军团菌感染,或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鸟分枝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
|
用法用量 |
口服。成人一次10毫升,一日3次 |
成人:口服,常用量一次0.25g,每12小时1次:重症感染者一次0.5g,每12小时1次。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应连续服用6~14日。儿童:口服,6个月以上的儿童按体重一次75mg/kg,每12小时1次。或按以下方法给药:体重8-11kg,一次62.5mg,每12小时1次:体重12~19kg,一次125mg,每12小时1次:体重20-29kg,一次187.5mg,每12小时1次:体重30-40kg,一次250mg,每12小时1次: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应连续服用5~10日。 |
|
副作用 |
头3个月孕妇禁用。 |
1.主要有口腔异味(3%),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2%3%),头痛(2%),血清氨基转移酶短暂升高。2.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轻者为药疹、尊麻疹,重者为过敏及Stevens-Johnson症。3.偶见肝毒性、艰难梭菌引起的假膜性肠炎。4.曾有发生短暂性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的报告,包括焦虑、头昏、失眠、幻觉、恶梦或意识模糊,然而其原因和药物的关系仍不清楚。 |
|
禁忌 |
儿童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妊娠头3个月妇女禁用。 老人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慎用。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动物实验中本品对胚胎及胎儿有毒性作用,同时本品及其代谢产物可进入母乳中,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儿童用药:6个月以下儿童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确定。老年用药:老年人的耐受性与年轻人相仿。 |
|
成分 |
镇咳祛痰药。用于过敏性咳嗽,因感冒引起的支气管炎,支气管充血性咳嗽,气喘等各种呼吸道症状。 |
适用于克拉霉素敏感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鼻咽感染:包括扁桃体炎、咽炎、副鼻窦炎。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支气管炎、细菌性肺炎、除SARS外的非典型肺炎。皮肤软组织感染:脓疱病、丹毒、毛囊炎、疖和伤口感染。急性中耳炎、肺炎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尿道炎及宫颈炎等。也用于军团菌感染,或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鸟分枝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中氢溴酸右美沙芬系中枢性镇咳药。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镇咳。其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等或稍强,无镇痛作用或成瘾性。愈创木酚甘油醚为恶心性祛痰剂、口服后对胃黏膜的化学性刺激,可反射性引起支气管分泌增加,减少痰的黏度,使痰易于排出,从而产生祛痰止咳作用。并有轻微防腐作用。盐酸甲基麻黄碱可直接激动肾上腺素受体,也可通过促使肾上腺素能神经未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而间接激动肾上腺素受体,对α受体和β受体均有激动作用。可舒张支气管并收缩局部血管,其作用时间较长;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使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有较肾上腺素更强的兴奋中枢神经作用。马来酸氯苯那敏通过拮抗H1受体而对抗组胺的过敏效应,本品不影响组胺代谢,也不阻止体内组胺的释放。此外尚有抗M一胆碱受体及中枢抑制作用,甲基麻黄碱的中枢兴奋作用可为氯苯那敏抵消。 |
||
注意事项 |
1本品服用一周,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 2对本品成分过敏者禁用; 3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者工作期间禁用; 4儿童用量咨询医师或药师; 5痰量多者、哮喘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患者慎用; 6当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 7如服用过量或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就医;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1.肝功能损害、中度至严重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2.肾功能严重损害(肌酐清除率小于30m1/分钟)者,须作剂量调整。常用量为一次025g,一日1次:重症感染者首剂0.5g,以后一次0.25g,一日2次。 3.本品与红霉素及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之间有交叉过敏和交叉耐药性。 4.与别的抗生素一样,可能会出现真菌或耐药细菌导致的严重感染,此时需要中止使用本品,同时采用适当的治疗。 5.本品可空腹口服,也可与食物或牛奶同服,与食物同服不影响其吸收。 6.血液或腹膜透析不能降低本品的血药浓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