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1.消化性溃疡出血; 2.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伤和应激状态下溃疡大出血的发生; 3.全身麻醉或大手术后以及衰弱昏迷患者防止胃酸反流合并吸入性肺炎。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泮托拉唑钠。 |
每100ml杜密克口服溶液含乳果糖67克。 |
|
生产企业 |
山东宏益腾药业有限公司 |
Abbott Biologicals B.V.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84180 |
注册证号H20171057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1.消化性溃疡出血; 2.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伤和应激状态下溃疡大出血的发生; 3.全身麻醉或大手术后以及衰弱昏迷患者防止胃酸反流合并吸入性肺炎。 |
慢性或习惯性便秘:调节结肠的生理节律。肝性脑病(PSE):用于治疗和预防肝昏迷或昏迷前状态。 |
|
用法用量 |
静脉滴注。一次1瓶(40mg),每日1-2次,每次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溶解后,1小时内滴完。本品不宜用上述之外的液体配制,配制液的pH值应不小于9。 |
每日剂量可根据个人需要进行调节,下述剂量供参考:便秘或临床需要保持软便的情况:成人:起始剂量每日30毫升,维持剂量:每日10-25毫升;年龄1-6岁儿童:起始剂量每日5-10毫升,维持剂量:每日5-10毫升;年龄7-14岁儿童:起始剂量每日15毫升,维持剂量:每日10-15毫升;婴儿起始剂量每日5毫升,维持剂量:每日-5毫升。治疗几天后,可根据患者情况酌减剂量。本品宜在早餐时一次服用。根据乳果糖的作用机制,一至两天可取得临床效果。如两天后仍未有明显效果,可考虑加量。肝昏迷及昏迷前期起始剂量:30-50毫升,一日三次。维持剂量:应调至每曰最多2-3次软便,大便pH值5.0-5.5。 |
|
副作用 |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禁用。 |
治疗起始几天可能会有腹胀,通常继续治疗即可消失,当剂量高于推荐治疗剂量时,可能会出现腹痛和腹泻,此时应减少使用剂量。如果长期大剂量服用(通常仅见于肝性脑病的治疗),患者可能会因腹泻出现电解质紊乱。 |
|
禁忌 |
儿童注意事项: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禁用。 老人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应用泮托拉唑后药代动力学(清除率、半衰期、生物利用度)无明显变化,因此老年人不需改变剂量。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据现有资料,推荐剂量的本品可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儿童用药:请参见【用法用量】。老年用药:尚无针对性资料,市场应用未显示任何有关老年人使用本品的安全性问题。 |
|
成分 |
1.消化性溃疡出血; 2.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伤和应激状态下溃疡大出血的发生; 3.全身麻醉或大手术后以及衰弱昏迷患者防止胃酸反流合并吸入性肺炎。 |
慢性或习惯性便秘:调节结肠的生理节律。肝性脑病(PSE):用于治疗和预防肝昏迷或昏迷前状态。 |
|
药理作用 |
本品通过特异性地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降低壁细胞中的H+/K+ATP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胃酸的分泌,与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相比,本品对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酶的抑制作用较弱。 泮托拉唑无论短期或长期给药均未发现不利作用,此药无致癌性,不损害生育能力及诱发畸变。泮托拉唑40~80mg/d,连续用药2.5年后,肝脏酶学和胆固醇代谢的各种实验参数均无变化。 |
乳果糖在结肠中被消化道菌丛转化成低分子量有机酸,导致肠道内pH值下降,并通过保留水分,增加粪便体积。上述作用刺激结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缓解便秘,同时恢复结肠的生理节律。在肝性脑病(PSE)、肝昏迷和昏迷前期,上述作用促进肠道嗜酸菌(如乳酸杆菌)的生长,抑制蛋白分解菌,使氨转变为离子状态;通过降低接触pH值,发挥渗透效应,并改善细菌氨代谢,从而发挥导泻作用。 |
|
注意事项 |
1.本品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强,时间长,故应用本品时不宜同时再服用其它抗酸剂或抑酸剂。为防止抑酸过度,在一般消化性溃疡等病时,不建议大剂量长期应用(卓-艾综合征例外); 2.肾功能受损者不须调整剂量;肝功能受损者需要酌情减量; 3.治疗胃溃疡时应排除胃癌后才能使用本品,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4.动物实验中,长期大量使用本品后,观察到高胃泌素血症及继发胃ECL-细胞增大和良性肿瘤的发生,这种变化在应用其它抑酸剂及施行胃大部切除术后亦可出现。 |
1. 服用前请咨询医生或药师;2.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3. 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4. 服用后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