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相关呼吸困难的维持治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为噻托溴铵。 |
化学名称:本品主要成份为氢氯噻嗪,其化学名称为6-氯-3,4-二氢-2H-1,2,4-苯并噻二嗪-7-磺酰胺-1,1-二氧化物。 |
|
生产企业 |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90276 |
国药准字H14020796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相关呼吸困难的维持治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
用于水肿性疾病、高血压、中枢性或肾性尿崩症、肾石症的治疗。(详见说明书) |
|
用法用量 |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 1、本品的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应用粉雾吸入器吸入给药装置吸入一粒胶囊。本品只能用粉雾吸入器给药装置吸入。不应超过推荐剂量使用。噻托溴铵胶囊不得吞服。 2、特殊人群:老年患者可以按推荐剂量使用本品。肾功能不全患者可以按推荐剂量使用本品。然而,对于中到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50ml/分钟),与其他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一样,应对本品的使用予以密切观察(参见【注意事项】)。肝功能不全患者可以按推荐剂量使用本品(参见【药代动力学】)。 3、儿科患者:尚没有儿科患者应用本品的经验,因此年龄小于18岁的患者不推荐使用本品。 噻托溴铵喷雾剂: 1、本品只能吸入使用。装有噻托溴铵的药瓶只能插入吸入装置并通过吸入装置吸入使用。 2、一个药用剂量包含2揿。 3、成人的推荐剂量是通过吸入装置每天相同时间吸入一次,每次吸入2揿。 4、不应超过推荐剂量使用本品。 5、特殊人群: (1)老年患者可以按推荐剂量使用本品。 (2)伴有肾功能不全患者可以按推荐剂量使用。然而,与其他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一样,对于中到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50ml/分钟),应对噻托溴铵的应用予以密切监控。 (3)伴有肝功能不全患者可以按推荐剂量使用噻托溴铵。COPD通常不发生于儿童。有关儿科患者使用本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尚无定论。 噻托溴铵粉雾剂: 1、临用前,取胶囊1粒放入专用吸入器的刺孔槽内,用手指揿压按钮,胶囊两端分别被细针刺孔,然后将口吸器放入口腔深部,用力吸气,胶囊随气流产生快速旋转,胶囊中的药粉即喷出囊壳,并随气流进入呼吸道。 2、成人:一次1粒,一日1次。 3、对老年患者、肝功能不全和肾功能不全无需调整剂量,但对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CLCR<50ml/min)必须进行密切监控。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 1、吸入量:临用前,取胶囊1粒放入专用吸入器的孔槽内,用手指揿压按扭,胶囊两端分别被细针刺孔,然后将口吸器放入口腔深部,用力吸气,胶囊随着气流产生快速旋转,胶囊中的药粉即喷出囊壳,并随气流进入呼吸道。成人:一次1粒,一日1次。对老年患者、肝功能不全和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对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必须进行密切监控。 2、使用方法:药粉吸入器吸入装置包括:防尘帽、吸嘴、基托、刺孔按钮、中央室。 以下方法用于指导患者使用药粉吸入器吸入装置从噻托溴铵胶囊中吸入所需药物。记住需完全按医生的指导使用噻托溴铵。药物吸入器吸入装置是专为噻托溴铵胶囊而设计的,不得用于其它任何药物。您的药粉吸入器吸入装置可以连续使用一年。 (1)向上拉打开防尘帽。然后打开吸嘴。 (2)从疱状包装中取出1粒胶囊(只在用前即刻取出),将其放入中央室中,无论以何种方式放置胶囊均可。 (3)用力合上吸嘴直至听到一声卡嗒声,保持防尘帽敞开。 (4)手持药粉吸入器装置使吸嘴向上,将绿色刺孔按钮完全按下1次,然后松开。这样可在胶囊上刺出许多小孔,当吸气时药物便可释放出来。 (5)完全呼气(先做一次深呼吸)。注意:无论何时都应避免呼气到吸嘴中。 (6)举起药粉吸入器装置放到嘴上,用嘴唇紧紧含住吸嘴,保持头部垂直,缓慢地深吸气,其速率应足以能听到胶囊振动。吸气到肺部全充满时,尽可能长时间地屏住呼吸,同时从嘴中取出药粉吸入器装置。重新开始正常呼吸。重复步骤5和6一次,胶囊中的药物即可完全吸出。 (7)再次打开吸嘴,倒出用过的胶囊并弃之。关闭吸嘴和防尘帽,将药粉吸入器装置保存起来。清洁药粉吸入器吸入装置:每月清洁1次药粉吸入器装置。打开防尘帽和吸嘴,然后向上推起刺孔按钮打开基托,用温水全面淋洗吸入器以除去粉末,将药粉吸入器装置置纸巾上吸去水分,之后保持防尘帽、吸嘴和基托敞开,置空气中晾干,需24小时。因此,应在刚用过之后进行清洁,这样可以保证下次使用。必要时吸嘴的外面可以用微潮的薄纸清洁。 |
口服。1.成人常用量 (1) 治疗水肿性疾病,每次25~50mg,每日1~2次,或隔日治疗,或每周连服3~5日。(2)治疗高血压,每日25~100mg,分1~2次服用,并按降压效果调整剂量。 2. 小儿常用量口服。每日按体重1~2mg/kg或按体表面积30~60mg/m2,分1~2次服用,并按疗效调整剂量。小于6个月的婴儿剂量可达每日3mg/kg。 |
|
副作用 |
1、禁用于对噻托溴铵或本品所含有其他成分如乳糖过敏者。 2、禁用于对阿托品或阿托品衍生物过敏者。 3、本品不宜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痉挛。 |
1. 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两性霉素B(静脉用药),能降低本药的利尿作用,增加发生电解质紊乱的机会,尤其是低钾血症。 2.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尤其是吲哚美辛,能降低本药的利尿作用,与前者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关。 3. 与拟交感胺类药物合用,利尿作用减弱。 4. 考来烯胺(消胆胺)能减少胃肠道对本药的吸收,故应在口服考来烯胺1小时前或4小时后服用本药。 5. 与多巴胺合用,利尿作用加强。 6. 与降压药合用时,利尿降压作用均加强。 7. 与抗痛风药合用时,后者应调整剂量。 8. 使抗凝药作用减弱,主要是由于利尿后机体血浆容量下降,血中凝血因子水平升高,加上利尿使肝脏血液供应改善,合成凝血因子增多。 9. 降低降糖药的作用。 10. 洋地黄类药物、胺碘酮等与本药合用时,应慎防因低钾血症引起的副作用。 11. 与锂制剂合用,因本药可减少肾脏对锂的清除,增加锂的肾毒性。 12. 乌洛托品与本药合用,其转化为甲醛受抑制,疗效下降。 13. 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与血钾下降有关。 14. 与碳酸氢钠合用,发生低氯性碱中毒机会增加。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能通过胎盘屏障。对高血压综合征无预防作用。故孕妇使用应慎重。 (2)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儿童用药:慎用于有黄疸的婴儿,因本类药可使血胆红素升高。老年用药:老年人应用本类药物较易发生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和肾功能损害。 |
|
成分 |
本品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相关呼吸困难的维持治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
用于水肿性疾病、高血压、中枢性或肾性尿崩症、肾石症的治疗。(详见说明书) |
|
药理作用 |
列出的不良反应中,许多与本品的的抗胆碱能特性有关。以下列举的不良反应发生频率基于五项持续12周至1年治疗的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汇总中的噻托溴铵组(2802名患者)所观察到的药物不良反应(即与噻托溴铵有关的事件)的发生率。发生频率定义如下:十分常见(>1/10);常见(≥1/100到<1/10);偶见(≥1/1000到<1/100);罕见(≥1/10000到<1/1000);十分罕见(<10000);不明确(基于现有数据无法评估)。 1、代谢与营养异常: 不明确:脱水。 2、神经系统异常: 偶见:头晕、头痛。 不明确:失眠。 3、眼部异常: 罕见:青光眼、眼内压升高、视物模糊。 4、心脏异常: 偶见:房颤、心悸、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 5、呼吸系统,胸部及纵膈异常: 偶见:咳嗽、咽炎、发声困难。 罕见:支气管痉挛、喉炎。 不明确:鼻窦炎。 6、胃肠道异常: 常见:口干。 偶见:便秘、口咽部念珠菌病、吞咽困难。 罕见:胃食管反流病、龋齿、牙龈炎、舌炎、口腔炎。 不明确:肠梗阻、恶心。 7、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免疫系统异常: 偶见:皮疹、瘙痒。 罕见: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皮肤感染、皮肤溃疡、皮肤干燥。 不明确:超敏反应(包括速发型超敏反应)。 8、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异常: 不明确:关节肿胀。 9、肾脏和泌尿道异常: 偶见:尿潴留、排尿困难。 罕见:尿路感染。 |
||
注意事项 |
1、噻托溴铵作为每日一次维持治疗的支气管扩张药,不应用作支气管痉挛急性发作的初始治疗,即抢救治疗药物。 2、在吸入噻托溴铵粉末后有可能立即发生过敏反应。 3、与其它抗胆碱能药物一样,对于窄角型青光眼、前列腺增生、或膀胱颈梗阻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4、吸入药物可能引起吸入性支气管痉挛。 5、与所有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一样,对于中、重度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50ml/min)的患者。只有在预期利益大于可能产生的危害时,才能使用噻托溴铵。尚无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长期使用噻托溴铵的经验。 6、胶囊应该密封于囊泡中保存,仅在用药时取出,取出后应尽快使用,否则药效会降低,不小心暴露于空气中的胶囊应丢弃。 7、患者需注意避免将药物粉末弄入眼内。必须告知患者药粉误入眼内可能引起或加重窄角型青光眼、眼睛疼痛或不适、短暂视力模糊、视觉晕轮或彩色影象并伴有结膜充血引起的红眼和角膜水肿的症状。如果出现窄角型青光眼的征象,应停止使用噻托溴铵并立即去看医生。 8、口干,是由抗胆碱能治疗引起的,长期可引起龋齿。 9、噻托溴铵的使用不得超过一天一次。 10、本胶囊仅供吸入,不能口服。 11、未进行对驾驶和操作机器能力影响的研究。根据在推荐剂量下得到的药理学和不良反应特性,未有证据显示会影响驾驶和操作机器的能力。 |
(1)交叉过敏:与磺胺类药物、呋塞米、布美他尼、碳酸酐酶抑制剂有交叉反应 (2)对诊断的干扰:可致糖耐量降低、血糖、尿糖、血胆红素、血钙、血尿酸、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升高,血镁、钾、钠及尿钙降低。 (3)下列情况慎用: ①无尿或严重肾功能减退者,因本类药效果差,应用大剂量时可致药物蓄积,毒性增加; ②糖尿病; ③高尿酸血症或有痛风病史者; ④严重肝功能损害者,水、电解质紊乱可诱发肝昏迷; ⑤高钙血症; ⑥低钠血症; ⑦红斑狼疮,可加重病情或诱发活动; ⑧胰腺炎; ⑨交感神经切除者(降压作用加强); ⑩有黄疸的婴儿。 (4)随访检查:①血电解质;②血糖;③血尿酸;④血肌酶,尿素氮;⑤血压。 (5)应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用药,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减少反射性肾素和醛固酮分泌。 (6)有低钾血症倾向的患者,应酌情补钾或与保钾利尿药合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