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用于感冒病秋燥证,症见恶寒发热,鼻咽口唇干燥,干咳少痰,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或薄黄少津。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桑叶、菊花、苦杏仁(炒)、前胡、伊贝母、北沙参、麦冬、桔梗、山豆根、竹叶、甘草。 |
牛黄8g 珍珠16g 雄黄40g 大黄80g 黄连40g 甘草30g 天花粉80g 川贝母40g 赤芍80g 乳香(制)40g 没药(制)40g 冰片10g |
|
生产企业 |
辽宁华润本溪三药有限公司 |
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1020754 |
国药准字Z42021670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用于感冒病秋燥证,症见恶寒发热,鼻咽口唇干燥,干咳少痰,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或薄黄少津。 |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用于小儿疹后余毒未尽,烦躁,口渴,口疮,便秘,疖肿溃烂 |
|
用法用量 |
用开水冲服。一次10-20g,一日3次,儿童酌减。 |
口服,一次0.6g,一日1~2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外用,敷于患处。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使用该药品可能导致轻度腹泻、皮疹或过敏反应。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
禁忌 |
|
|
|
成分 |
本品用于感冒病秋燥证,症见恶寒发热,鼻咽口唇干燥,干咳少痰,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或薄黄少津。 |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用于小儿疹后余毒未尽,烦躁,口渴,口疮,便秘,疖肿溃烂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注意事项 |
忌食辛辣厚味。 |
使用该药品可能导致轻度腹泻、皮疹或过敏反应。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