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用于成人和6个月以上儿童预防流行性感冒。特别适用于感染流行性感冒后易于发生合并症者。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系由WHO推荐的H1N1型、H3N2型和B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当年流行株或相似株。分别接种鸡胚、经培养、收获病毒液,纯化、浓缩、灭活、裂解后再纯化,接适当比倒混合制成。每0.5ml含A1/(H1N1型血凝素不低于15μg,A3/(H3N2)型血凝素不低于15μg,型血凝素不低于15μg。 |
每100ml杜密克口服溶液含乳果糖67克。 |
|
生产企业 |
中逸安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Abbott Biologicals B.V.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S20100003 |
注册证号H20171057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用于成人和6个月以上儿童预防流行性感冒。特别适用于感染流行性感冒后易于发生合并症者。 |
慢性或习惯性便秘:调节结肠的生理节律。肝性脑病(PSE):用于治疗和预防肝昏迷或昏迷前状态。 |
|
用法用量 |
1、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 2、接种剂量:成人和36个月以上儿童接种一次,每剂0.5ml。 |
每日剂量可根据个人需要进行调节,下述剂量供参考:便秘或临床需要保持软便的情况:成人:起始剂量每日30毫升,维持剂量:每日10-25毫升;年龄1-6岁儿童:起始剂量每日5-10毫升,维持剂量:每日5-10毫升;年龄7-14岁儿童:起始剂量每日15毫升,维持剂量:每日10-15毫升;婴儿起始剂量每日5毫升,维持剂量:每日-5毫升。治疗几天后,可根据患者情况酌减剂量。本品宜在早餐时一次服用。根据乳果糖的作用机制,一至两天可取得临床效果。如两天后仍未有明显效果,可考虑加量。肝昏迷及昏迷前期起始剂量:30-50毫升,一日三次。维持剂量:应调至每曰最多2-3次软便,大便pH值5.0-5.5。 |
|
副作用 |
1、对本品中的活性成分,鸡蛋及本疫苗其他成分过敏者或有其它过敏史者禁用。 2、发热、急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者及感冒者禁用,应延迟接种本品。 3、注射后出现任何神经系统反应,禁止再次使用本品。 4、严禁本品注入血管。 5、严禁冻结后使用。 |
治疗起始几天可能会有腹胀,通常继续治疗即可消失,当剂量高于推荐治疗剂量时,可能会出现腹痛和腹泻,此时应减少使用剂量。如果长期大剂量服用(通常仅见于肝性脑病的治疗),患者可能会因腹泻出现电解质紊乱。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据现有资料,推荐剂量的本品可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儿童用药:请参见【用法用量】。老年用药:尚无针对性资料,市场应用未显示任何有关老年人使用本品的安全性问题。 |
|
成分 |
本品用于成人和6个月以上儿童预防流行性感冒。特别适用于感染流行性感冒后易于发生合并症者。 |
慢性或习惯性便秘:调节结肠的生理节律。肝性脑病(PSE):用于治疗和预防肝昏迷或昏迷前状态。 |
|
药理作用 |
1、常见(1%-10%,含1%):局部反应:红、肿、疼痛、瘀斑、硬结;全身反应:发热、不适、颤抖、乏力、头痛、出汗、肌痛、关节痛。这些不良反应通常在1-2天内会自然消失。 2、偶见(0.1%-1%,含0.1%):身性皮肤反应包括骚痒,荨麻疹或非特异性皮疹。 3、罕见(0.01%-0.1%,含0.01%):神经痛、感觉异常、惊厥、一过性血小板减少。曾报道罕有病人因过敏反应致过敏性体克。 4、十分罕见(<0.01%):血管炎伴一过性肾功能受损。神经系统疾病,例如脑脊髓炎、神经炎、格林-巴利(GuillainBarré)综合征。 |
乳果糖在结肠中被消化道菌丛转化成低分子量有机酸,导致肠道内pH值下降,并通过保留水分,增加粪便体积。上述作用刺激结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缓解便秘,同时恢复结肠的生理节律。在肝性脑病(PSE)、肝昏迷和昏迷前期,上述作用促进肠道嗜酸菌(如乳酸杆菌)的生长,抑制蛋白分解菌,使氨转变为离子状态;通过降低接触pH值,发挥渗透效应,并改善细菌氨代谢,从而发挥导泻作用。 |
|
注意事项 |
1、与所有注射用疫苗相同,使用本品时应备有随时可用的医疗救治和对应的监测措施,以防接种疫苗后发生罕见的过敏反应。 2、因内源性和医源性原因引起免痉抑制的患者,使用本品的抗体应答可能减弱。 3、使用本品对驾驶及机械操作能力无影响。 4、本品使用方法:本品在达到室温后使用,临用前振摇;使用时去除针头保护套,将针头垂直向上,缓慢推动活塞,排出注射器内气体。 5、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可在医师指导下慎用。 |
1. 服用前请咨询医生或药师;2.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3. 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4. 服用后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