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接触性湿疹、异位性皮炎、神经性皮炎、面积不大的银屑病[1]、硬化性萎缩性苔藓、扁平苔藓、盘状红斑性狼疮、脂溢性皮炎(非面部)肥厚性瘢痕。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哈西奈德(氯氟舒松、哈西缩松) |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10克内含十一稀酸锌2g,十一稀酸0.5g,醋酸去炎松0.04g,辅料适量。 |
|
生产企业 |
河北九正药业有限公司 |
河南同源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19993626 |
国药准字H41025058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接触性湿疹、异位性皮炎、神经性皮炎、面积不大的银屑病[1]、硬化性萎缩性苔藓、扁平苔藓、盘状红斑性狼疮、脂溢性皮炎(非面部)肥厚性瘢痕。 |
用于手足癣、体癣及股癣。对其他皮肤瘙痒症有一定的作用。 |
|
用法用量 |
外涂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 |
外用。一日1~2次。涂于洗净的患处。 |
|
副作用 |
少数患者涂药部位的皮肤发生烧灼感、刺痛、暂时性瘙痒,长期应用可发生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尤其面部)、皮肤萎缩、萎缩纹(青少年易发生)皮肤萎缩后继发紫癜、瘀斑、皮肤脆弱、多毛症、毛囊炎、粟丘疹、皮肤脱色、延缓溃疡愈合,封包法在皮肤皱褶部位容易继发真菌感染。经皮肤吸收多时,可发生全身性不良反应(参看注意事项)。 |
1.局部严重溃烂者禁用; 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
禁忌 |
|
|
|
成分 |
接触性湿疹、异位性皮炎、神经性皮炎、面积不大的银屑病[1]、硬化性萎缩性苔藓、扁平苔藓、盘状红斑性狼疮、脂溢性皮炎(非面部)肥厚性瘢痕。 |
用于手足癣、体癣及股癣。对其他皮肤瘙痒症有一定的作用。 |
|
药理作用 |
1. 抗炎作用 本品为局部用药,为高效含氟和氯的皮质类固醇,具有抗炎、抗瘙痒和血管收缩作用。本品在去炎松的骨架上,以氯原子取代21位羟基,其血管收缩试验测定抗炎效价倍数为360,已有证据认为血管收缩试验强度与疗效相一致。其抗炎止痒的作用机理是提高β受体对儿茶酸胺的反应性,通过激活腺苷环化酶使CAMP生成增多,并抑制磷酸乙酯酶使CAMP破坏减少,结果使细胞中cAMP年浓度增高,同时又抑制组织胺的释放。本品抑制大鼠和小鼠肉芽肿增生的作用与地塞米松相似。用甲醛致小鼠和大鼠后足跟肿胀法观察,本品和地塞米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用高5倍量的氢化可的松也无抑制作用。本品对胸腺及脾脏有明显的减重作用。2. 对各类细胞的选择性药理作用 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生成,抑制巨噬细胞分化及吞噬活性,抑制中性粒细胞粘附,降低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抑制皮脂腺细胞活性。3. 抗增生作用 本品具有抗有丝分裂作用,它降低PNA的转录,从而降低DNA的合成,也影响DNA的修复,结果使表皮变薄,尤其对胶原的合成影响最大。4. 免疫抑制作 |
抗真菌药,有较强的抑制霉菌的功能,有一定的止痒抗过敏作用 |
|
注意事项 |
大面积大量用药或封包方式可使经皮吸收多,可发生全身反应,尤其是低龄儿童和婴幼儿,出现可逆行柯兴氏征及生长迟缓,突然停药可出现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出现局部不耐受现象,应停药并寻找原因。警惕留在皮肤皱褶部位和尿布中的药物可吸收入体内。 |
1.当药物性状发生改变时,不得使用; 2.切忌入口,避免接触眼睛; 3.涂布部位如有灼烧感、瘙痒、红肿等,应停止用药,洗净,必要时咨询医师; 4.水疱型和磷屑角化型均可用本品,每晚睡前,洗净后,涂于患处,连续4周以上; 5.如使用本品连续4周以上未见好,应复诊; 6.请将本药品放在儿童不宜接触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