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是与C型产气荚膜芽孢杆菌感染有联系的一种急性肠炎。本病病变主要在小肠,病理改变以肠壁出血坏死为特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便血、发热、呕吐和腹胀。严重者可有休克、肠麻痹和肠穿孔等并发症。
| 筛选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是与C型产气荚膜芽孢杆菌感染有联系的一种急性肠炎。本病病变主要在小肠,病理改变以肠壁出血坏死为特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便血、发热、呕吐和腹胀。严重者可有休克、肠麻痹和肠穿孔等并发症。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现认为本病的发病与感染产生毒素的Welchii杆菌(C型产气荚膜杆菌)有关,毒素可致肠道组织坏死,产生坏疽性肠炎。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严重者可有休克、肠麻痹和肠穿孔等并发症。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起病急骤,1/3可有不洁饮食史。临床以急性腹痛、腹胀、呕吐、腹泻、便血及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要表现。
1、腹痛、腹胀:腹痛多为突发,持续并可有阵发加重。腹痛部位多在脐周或上腹部,有些患者可有全腹痛。该病在早期可先有轻度腹胀,继则加重。
2、呕吐:发作后即伴恶心、呕吐,吐出物含胆汁、咖啡样或血水样。
3、腹泻及便血:程度不一,多者每天10余次。根据病变部位、出血速度、在肠道停留时间及肠蠕动情况不同,粪便可为鲜血、洗肉汤样、果酱样或黑便,并常混有腐烂组织及特殊的腥臭味。如病变限局在小肠者则无里急后重现象。
4、周身中毒症状:由于细菌、内毒素的易位造成周身炎症反应可有发热或体温不升、精神萎靡或烦躁。若出现谵妄或昏迷多提示病情严重,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并可能有肠坏死的情况发生。
5、婴幼儿症状:不典型,产婴多在出生后3~10天发病。由于早产或低体重而收治于监护病房,在人工喂养期间或对未成熟儿因吞咽反射建立不完全而放置胃管鼻饲期间发现胃内有潴留,继有腹胀、呕吐、便血发热或体温不升、心率过速或缓慢、腹肌紧张、腹部胀气、腹壁红斑等体征。一般认为孕龄越小,罹患的发生率越高。低体重儿的发生率为12%。
预防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生活中应注意饮食清洁卫生,防止带菌食物进入消化道。一旦出现恶心呕吐,剧烈腹痛伴腹泻血便及严重全身中毒症状应及早送医院诊治。治疗过程中加强支持疗法,及时补充水、电解质、热量、维生素等,预防并发症的产生。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的诊断除了依靠临床表现外,辅助检查也必不可少。
1、血常规: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增高,涂片分类有核左移现象;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进行性血小板计数减少等。
2、血液生化检查:可有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高或低血糖等表现。
3、肝、肾及凝血功能:有些病例可出现肝、肾功能受损和凝血障碍。
4、大便检查:潜血试验阳性。
5、血及粪便的细菌学培养:此检查有助于对感染菌群的判断。
6、腹部X线平片:早期多数可有不同程度的肠腔充气扩张,肠间隙轻度增宽。由于肠壁水肿黏膜炎性渗出而造成肠壁内缘模糊,随着病情进展可发现肠壁积气的影像表现。
7、纤维肠镜检查:可早期发现肠道炎症和出血情况。
8、B超检查:对胃肠道影像学检查经验的不断积累,有与X线检查有相互补充的趋势采用这一检查手段会更方便,快捷。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应酌情禁食或给予流食。食物要选富有营养、易消化的细软食物为主。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的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加强全身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失常,解除中毒症状并积极防治中毒性休克和其他并发症。必要时才予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休息、禁食。腹痛、便血和发热期应完全卧床休息和禁食。直至呕吐停止、便血减少、腹痛减轻时方可进流质饮食,以后逐渐加量。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本病失水、失钠和失钾者较多见。可根据病情酌定输液总量和成分。
3、抗休克:迅速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除补充晶体溶液外,应适当输血浆、新鲜全血或人体血清白蛋白等胶体液。血压不升者可配合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如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兴奋剂或山莨菪碱等均可酌情选用。
4、抗生素控制肠道内感染:可减轻临床症状,常用的抗生素有氨基苄青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一般选二种联合应用。
5、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减轻中毒症状,抑制过敏反应,对纠正休克也有帮助,但有加重肠出血和促发肠穿孔之危险。一般应用不超过3~5天;儿童用氢化可的松每天4~8mg/kg或地塞米松1~2.5mg/d;成人用氢化可地松200~300mg/d或地塞米松5~20mg/d,均由静脉滴入。
6、对症疗法:严重腹痛者可予度冷丁;高热、烦躁者可给予吸氧,或予物理降温。
二、外科手术治疗
下列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小肠穿孔;严重肠坏死,腹腔内有脓性或血性渗液;反复大量肠出血,并发出血性休克。
手术方法:肠管内无坏死或穿孔者,可予普鲁卡因肠系膜封闭,以改善病变段的血循环;病变严重而局限者可作小肠段切除并吻合;小肠坏死或小肠穿孔者,可作肠段切除、穿孔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