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便秘,治疗便秘的指压疗法,效果神奇
便秘可不能当做小毛病对待,粪便在肠管中停滞或通过肠管的时间延长,称之为便秘。表现为大便的次数及量的减少。一般食物从口到直肠的时间为2~4小时至48小时,这与摄取食物的种类和个体差异有关。即使2天左右大便1次,若无自觉症状,也不能认为是大便异常。但如果间隔2天以上每次排便异常困难,应认为是便秘。便秘可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2大类。功能性便秘又分为弛缓性便秘、痉挛性便秘和直肠性便秘。器质性便秘又分为肛门周围疾患、癌、过敏性结肠综合征、巨结肠症和假性肠梗阻。
方法1
1)穴位:迎香。
2)操作:在便前,用双手示指按压迎香穴,持续按压5~10分钟。如因按压的部位面积太小,可用按摩方法,手指适当地向四周移动,扩大面积,以获疗效。
3)适应证:便秘。
方法2
1)穴位:天枢。
2)操作:选择两侧天枢穴,每穴平揉、压放各100遍。便秘时间不长者,1~2次即可通便,习惯性及老年性便秘者,5~6次即可通便。泻法即用重力按压,补法即轻轻揉。便秘患者在大便时以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穴,至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坚持1分钟左右,就有便感,然后屏气,增加腹内压,即可排便。如若不便,可延长按压时间。如果延长按压时间后再不便,就需要配合其他方法治疗。
3)适应证:便秘。
方法3
1)穴位:中脘、章门、大横、百会、合谷。
2)操作:按压中脘、章门、大横穴,每穴3~5分钟,然后可改为揉摩,按顺时针方向进行,当掌下触及硬物时,摩动要缓慢柔和,待腹部变软后,摩动可略快。自始至终手法都要轻缓,一点一点地慢慢加力。在便秘有所改善后,可以叩打百会穴或按压合谷穴,以巩固疗效。
3)适应证:便秘。
4)注意:按压腹部时,不可操之过急而用力过大,以免损伤肠管或其他脏器。
方法4
1)穴位:合谷、太渊。
2)操作:泻合谷穴,补太渊穴。本法既能清头热,又可清大肠热,一泻一补,可使大肠蠕动有力。
3)适应证:便秘。
4)注意:手法一定要运用得当,不能用反。
方法5
1)穴位:承山、照海。
2)操作:泻承山穴,补照海穴。可调理肾与膀胱的阴阳关系,使直肠生津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