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血败毒,消肿止痛。用于脏腑毒热,血液不清引起的梅毒,血淋,白浊,尿道刺痛,大便秘结,疥疮,痈疽疮疡,红肿疼痛。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大黄、蒲公英、陈皮、木鳖子、白芷、天花粉、金银花、黄柏、乳香(制)、当归、赤芍、甘草、蛇蜕(酒制)、干蟾(制)、蜈蚣、全蝎、芒硝。 |
本品主要成分为磺胺噻唑。 |
|
生产企业 |
河北百善药业有限公司 |
山东健康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63710 |
国药准字H37022326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血败毒,消肿止痛。用于脏腑毒热,血液不清引起的梅毒,血淋,白浊,尿道刺痛,大便秘结,疥疮,痈疽疮疡,红肿疼痛。 |
用于敏感菌引起感染的痈疖等。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5粒,一日4次。 |
局部外用,取适量涂患处或遵医嘱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1对磺胺类药过敏者禁用。 2重度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 |
|
禁忌 |
|
儿童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老人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
|
成分 |
清血败毒,消肿止痛。用于脏腑毒热,血液不清引起的梅毒,血淋,白浊,尿道刺痛,大便秘结,疥疮,痈疽疮疡,红肿疼痛。 |
用于敏感菌引起感染的痈疖等。 |
|
药理作用 |
能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合成酶,阻碍细菌的叶酸合成,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杆菌、淋球菌、葡萄球菌、脑膜炎球菌、大肠杆菌及痢疾杆菌等有抗菌作用。 |
||
注意事项 |
1.心脏病及脾胃虚弱者慎服。 2.本品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
尚不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