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养阴清热,消肿止痛。用于肺胃积热,火热上攻引起的口舌生疮,牙龈出血,烦躁口渴,咽喉疼痛,肺热咳嗽,失音声哑,头晕耳鸣,大便秘结。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石膏、栀子(姜炙)、黄连、牡丹皮、白芍、地黄、麦冬、玄参、浙贝母、薄荷、山豆根、甘草。 |
金银花、黄芩,连翘。辅料为微晶纤维素、薄荷脑、蔗糖、甜菊甙、香精。 |
|
生产企业 |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 |
福建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11020169 |
国药准字Z19991023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养阴清热,消肿止痛。用于肺胃积热,火热上攻引起的口舌生疮,牙龈出血,烦躁口渴,咽喉疼痛,肺热咳嗽,失音声哑,头晕耳鸣,大便秘结。 |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主治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2丸,一日2~3次。 |
含服,一次1片,一日12片。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养阴清热,消肿止痛。用于肺胃积热,火热上攻引起的口舌生疮,牙龈出血,烦躁口渴,咽喉疼痛,肺热咳嗽,失音声哑,头晕耳鸣,大便秘结。 |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主治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1、忌食辛辣食物。 2、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本品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
1、忌烟酒、辛辣、油腻食物;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寒流清涕,口干渴,咳吐稀白痰;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它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5、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并有其他症状如胸闷,心悸等应去医院就诊;6、按照用法用理服用,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7、连续服用应向医师咨询;8、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9、儿童心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10、请将止药品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11、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